出伏以后,天氣還會出現(xiàn)短期回熱,可以說,離了這個“龍?zhí)?rdquo;,還有另一個“虎穴”在等著我們。而且,這秋老虎一旦發(fā)起威來,有時比伏天還要難以招架。
秋老虎發(fā)起威來三伏天都甘拜下風
所謂“秋老虎”,在氣象學上指的是出伏以后短期內氣溫回升至35°C以上的天氣。也就是說,出了伏天,不等于高溫天就此告別。浙江省中醫(yī)院中醫(yī)內科金濤教授表示,當秋老虎發(fā)威時,其暑氣更加逼人,因此防暑降溫工作仍要繼續(xù),謹防中暑。
金濤教授提醒,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如果外出,仍然需要打傘、戴遮陽帽,做好防護措施。如果在高溫環(huán)境中工作,更要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建議穿寬松輕便,而且散熱好的淺色衣服。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此時也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面對依舊悶熱難耐的天氣,免不了要使用空調。金濤教授建議,吹空調降溫要適可而止,不可盲目貪涼,尤其切忌直吹,最好將溫度設定在26℃以上,以免出現(xiàn)腹痛、吐瀉、腰肩疼痛等癥狀。同時要注意,無論是從外面很熱的環(huán)境進入室溫調到很低的空調房,或從空調房走到溫差很大的戶外時,都容易發(fā)生中暑,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
此外,金濤教授還提醒,防暑降溫類的食品不要撤得太快。應多吃既能消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的食品。當然,此時也不同于三伏天,寒涼飲食要減少。
“由于經過一個夏天后,人們的身體消耗很大,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寒,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食用過于寒涼的,如西瓜、梨、黃瓜等應減少食用,以免傷及脾胃。”金濤教授建議,此時可適當吃肉食,如鴨肉、泥鰍、魚、瘦豬肉、海產品等,既可清暑熱,又有補益的作用,加強營養(yǎng)。
吃完“苦”再增點“酸”
秋老虎來臨時,也正是極易上火的時節(jié)。所以,金濤建議,可以吃一些伴有苦味的食材清熱敗火。
比如蓮子心,常用于心火內熾引起的煩躁不眠,可選用蓮子心泡茶喝。相較而言,鮮蓮子心的苦味不如干品猛烈,用它泡茶氣味幽香,入口苦味若游絲,不用加糖調味。方法:取蓮子心2克,生甘草3克,放保溫杯中沖入沸水,蓋燜10~15分鐘后代茶飲,早晚各1次。
再如苦丁茶,作為一種傳統(tǒng)天然的解暑飲品,入口有苦味,隨后甘甜清涼,頗具清熱消暑的效果。
吃完了“苦”,還需要再增加點“酸味”?!端貑?middot;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金濤指出,酸味能收斂肺氣,辛味則發(fā)散瀉肺,而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辣食物,適當多吃酸味的新鮮果蔬,比如橘子、檸檬、獼猴桃和番茄等。
防暑的同時還要注意防燥
秋天的水汽含量小,相對濕度下降,所以秋天的飲食需要特別強調滋陰潤肺。正如《飲膳正要》所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
此時空氣干燥,燥邪最盛,很多人容易感受到燥邪,引起秋燥的相關病癥。秋燥一般表現(xiàn)有口鼻干燥、咽干咽痛、咳嗽,以及全身皮膚脫屑瘙癢,大便容易秘結、干燥。
金濤建議,對付秋燥,首先要多喝水,且最好是白開水或礦泉水。其次要少吃辛辣的食物,比如辣椒,辛辣食品不僅不能生津,還會讓津液更容易耗散。當然,生津潤燥的水果也要多吃,比如雪梨等最好連皮一起吃掉,因為梨皮生津潤燥的作用更強。如果出現(xiàn)經常流鼻血、喉嚨干痛、咳嗽比較厲害、全身瘙癢等癥狀,最好找專業(yè)醫(yī)生進行調理。
同時,由于秋季多燥,且日照時間逐漸縮短,種種原因都容易引起焦慮、抑郁、失眠等癥狀。中醫(yī)理論認為,秋天所對應的臟器是肺,悲傷最容易傷肺。與之相對應,若是肺氣虛了,機體的耐受能力下降,也易產生悲傷的情緒。
因此,金濤教授表示,秋季自我調養(yǎng),要做到內心寧靜,切忌悲觀傷感,切忌焦慮煩躁,即使遇到傷感或憤怒之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多做做運動,舒緩一下壓力,盡量平和心態(tài),以適應氣候的變化。“若是無法自我調節(jié),則應及時向專業(yè)醫(yī)師求助,盡早使用藥物等進行對癥調理,以減輕不良情緒所帶來的不良后果。”
相關
愛吃“酸”的人不易焦慮
英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食用酸味食物會激勵人們嘗試新事物并勇敢面對危險,從而幫助焦慮癥患者康復。研究人員稱,無論各人的冒險精神和思維方式如何,酸味溶液對人們承擔和挑戰(zhàn)風險都有推動作用。因此,患焦慮癥、抑郁癥等極度厭惡風險的人,可多攝入富含酸味的飲食,這類食物能幫他們更勇敢地與人溝通。
因此,天熱多吃“酸”味,不僅生津潤燥,也能預防“悲秋”情緒。
酸奶酸奶不僅保留了鮮奶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營養(yǎng)成分,還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食欲,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使營養(yǎng)易被吸收。酸奶中的乳酸桿菌有助于抑制腐敗菌的生長,減輕毒性物質對人體的侵害。
山楂茶山楂含有脂肪分解酶,有助于肉類食物的消化。此外,山楂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還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不適應山楂過酸的口感的人,可將山楂切片泡茶。需要注意的是,空腹時不宜飲用山楂茶,胃酸過多、腸胃虛弱的人也要慎飲。
番茄湯番茄還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番茄紅素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抗氧化損傷的功能。番茄煮熟以后,有機酸也跟著跑到水里,吃起來酸味很濃。既生津止渴,又開胃消食。
做法很簡單,可以在番茄湯中加入蛋花,增加營養(yǎng)。
醋天熱出汗多,多吃點醋能預防流汗,還能增進食欲,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天熱人易疲勞,醋酸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功效,可以幫助人們恢復精力,也有利于保護血管。“吃醋”的方式很多,既可以蘸著吃,也可以在平時炒菜即將出鍋的時候,適當放點醋。在燉煮肉、骨、皮類的食物時,也可加一點醋,這樣不僅能使這些食物快速熟透,還能促進其中蛋白質充分分解。
需要提醒的是,酸味食物雖能增進食欲、促進消化,但還需因人而異、合理食用,例如有胃潰瘍的人不宜過多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