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上來講,足部是一個復雜而精密的部分,它連接著人體臟腑的12條經脈,其中有6條是直接始于足部的。雙腳總共分布著60多個穴位與身體內外的環(huán)境相通,通過按摩、刺激足部的經絡和穴位可以治療各種疾病。
《黃帝內經·靈樞》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在足部可以找到對應頸椎的穴位,做好足底按摩可以緩解頸椎疼痛,甚至使其痊愈。足部按摩適合在足浴后進行,效果更佳。
足浴方法
配方:當歸30克,紅花、劉寄奴、路路通各20克,桑枝、白芥子各15克。
用法:將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與2000毫升清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等到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2次,每次熏泡40分鐘,病愈即止。
按摩手法
1、點揉昆侖穴、申脈穴、太沖穴、解溪穴,點揉的力度要均勻、柔和、滲透,使力量深達深層局部組織,以有酸痛感為佳。
(1)用拇指指腹點揉昆侖穴,3~5分鐘。
取穴:在外踝后方,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2)用拇指點揉刺激申脈穴,200下/次,每日2-3次。
取穴:位于人體足外側部位,腳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陷處。
(3)用拇指指腹點揉太沖穴,3~5分鐘。
取穴: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的地方向腳腕脖子方向推,推到兩個骨頭連接的盡頭就是太沖穴。
(4)用拇指指腹點揉解溪穴,3~5分鐘。
取穴:平臥足背屈,踝關節(jié)前橫紋中兩條大筋之間的凹陷中,與第2足趾正對處。
2、拇指按揉涌泉穴3~5分鐘,以足心發(fā)熱為宜。
取穴: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
3、捻揉搖撥各趾,特別是大小跖趾關節(jié)。
注意事項
1、飯前半小時或者飯后1小時內不要實施按摩。
2、按摩時,要避開骨骼突起處或外傷處,否則會傷到骨膜。
3、老年人骨骼變脆,關節(jié)比較僵硬,按摩力量要適度,太用力容易使足部受傷。
4、按摩后,應喝300毫升溫開水,促進血液循環(huán),能提高按摩效果。
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腎虛血瘀所致的頸椎病,癥見:頸項脹痛麻木、活動不利,頭暈耳鳴等。
健客價: ¥6.5活血通絡、散風止痛。用于風濕淤阻所致的頸椎病,癥見頭暈、頸項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
健客價: ¥23.4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頸椎病,跟骨刺,增生性關節(jié)炎,大骨節(jié)病。
健客價: ¥6.8適用于頸椎病所致疼痛病癥。
健客價: ¥26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屬血瘀氣滯.脈絡閉阻癥。癥見:頸、肩及上肢疼痛,發(fā)僵或竄麻,竄痛。
健客價: ¥33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腎虛血瘀所致的頸椎病,癥見:頸項脹痛麻木、活動不利,頭暈耳鳴等。
健客價: ¥20活血通絡、散風止痛。用于風濕淤阻所致的頸椎病,癥見頭暈、頸項僵硬、肩背酸痛、手臂麻木。
健客價: ¥36補腎,活血,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頸椎病,跟骨刺,增生性關節(jié)炎,大骨節(jié)病。
健客價: ¥7該產品適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對長時間工作、學習、或駕車造成的頸部疼痛等癥狀有明顯的治療效果。長期使用本產品可起到頸部保健作用。
健客價: ¥29.9簡介/商品功效:對頸部起支撐保護作用,并糾正軀體姿態(tài),可緩解頸部肌肉緊張或痙攣,減輕由于肌肉緊張或痙攣引起的疼痛。
健客價: ¥1580適用于頸椎病、肩周炎、關節(jié)炎、風濕痛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