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饒人,當幾絲白發(fā)悄然爬上了鬢角,才發(fā)覺為了看清近的物體,不自覺地把頭后仰、或者把書報拿到更遠的地方、需要更亮的燈光才能看清,往往看不了多久就會眼脹、流淚甚至頭痛。這是老花眼了,老花眼是一種生理現象,無論年輕時是近視、遠視,還是散光,每個人都會發(fā)生老花眼。
可是,偷走我們視力的又豈止是它?還有它們——
干眼:干眼已成為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一類常見重要眼表疾病。近年來干眼在我國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年齡增長、女性、瞼板腺功能障礙、糖尿病、翼狀胬肉、空氣污染、眼藥水濫用、使用視頻終端、角膜屈光手術、過敏性眼病和部分全身性疾病等都是引起干眼的危險因素。干眼早期即可影響視力,隨著病情加重,可出現角膜炎,甚至角膜潰瘍。角膜瘢痕形成后,嚴重影響視力。
白內障:75歲以上老年人的白內障患病率達91%,80歲以上者幾乎100%會得白內障。目前的白內障手術已經步入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時代,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聯合多功能高端人工晶狀體植入術,使得患者術后不僅看得見,而且看得舒服、看得持久。
青光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24~48小時即可完全失明;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雖然進展緩慢,但若不及早采取干預措施,持續(xù)高眼壓會造成視神經不可逆性的損傷和視野缺損,最終失明。因此早期篩查早期治療尤為重要。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近年來,我國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患病率不斷攀升,而且隨著患者的年齡增長而升高,已經成為我國老年人群不可逆視力損傷的主要原因,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無論有無癥狀,都應該每年定期檢查眼底,以盡早發(fā)現病變并采取積極干預措施。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微血管并發(fā)癥,也是導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而且,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病率隨病程和年齡的增長而上升。一般來說,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者約50%存在視網膜病變。對于2型糖尿病應在確診時就開始篩查眼底病變,每年復查一次。
高度近視:幾乎所有高度近視眼都有眼軸增長及眼球后極部鞏膜的顯著變薄,逐年加重。高度近視會產生許多其他嚴重的致盲性并發(fā)癥,包括視網膜脫離、青光眼、黃斑出血和黃斑變性、視網膜裂孔等。有些高度近視者最終會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