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哮喘常常是由于病毒感染誘發(fā),因此,抗生素治療是無效的。支氣管炎也是氣管和支氣管的炎癥,也有哮鳴音、氣短等癥狀,急性支氣管炎通常是由病毒、細菌引起的氣道炎癥;慢性支氣管炎通常是由于污染、吸煙等所致
發(fā)作間歇期癥狀:在此期支氣管哮喘患者常自覺胸悶不適,肺部聽診呼吸音減弱,無哮鳴音,但多數(shù)支氣管哮喘患者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
在過去的1年需要指南建議的全球哮喘創(chuàng)議(GINA)4~5級哮喘藥物治療[大劑量吸入性糖皮質(zhì)激素(ICS)聯(lián)合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或白三烯調(diào)節(jié)劑/茶堿]或全身激素治療≥50%的時間
輕度支氣管哮喘:自覺癥狀輕微,僅步行時感氣促,體位自由,可以平臥,能連續(xù)交談,僅能聽到輕微的哮鳴音,呼吸略感短促,但情緒尚安靜,或略有焦慮。
由于上述4類肺組織存在時間常數(shù)上的差異,導致正壓通氣時大部分潮氣量分布于(l)類肺組織中,而此類肺組織在哮喘患者中所占比例很小,大潮氣量會導致這部分肺組織過度充氣,加重通氣/血流比例失調(diào)。
難控制性哮喘的評估是要點所在,內(nèi)容包括:①確定“難治性”哮喘者哮喘診斷的必要評估;②對混雜因素和合并癥的合理評估;③初步確定可能對優(yōu)化治療有用的表型。
在沙丁胺醇治療基礎上添加異丙托托溴胺治療,可以更快速、更完全地緩解患者的支氣管痙攣;并能降低COPD急性加重患者,或中度至重度哮喘發(fā)作患者的住院率。
哮喘孕婦并不太關(guān)心哮喘未控制所帶來的風險。Powell等的研究表示,42%的孕婦擔心口服激素導致畸形的風險,分別有12%和5%的孕婦擔心ICS、SABAs致胎兒畸形的風險。
室外空氣污染是激發(fā)哮喘的另一個重要危險因素。一項研究關(guān)于室外空氣污染對哮喘的影響發(fā)現(xiàn),短期暴露于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顆粒粉塵,也就是目前彌漫于大城市上空的PM2.5,及交通導致的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