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的我該如何運動?
1型糖尿病的管理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涉及多種生理和行為管理。定期鍛煉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同樣重要。一些患者缺乏運動,一部分患者則擔心運動帶來的低血糖、血糖控制風險。
口渴、乏力、能吃、體重下降,一晚上能喝下一桶4升的飲料……一系列的癥狀發(fā)生在23歲的開發(fā)區(qū)女教師沈霞(化名)身上一個月之久,但她卻一點也沒往糖尿病上想
糖尿病的典型癥狀就是“三多一少”,這些癥狀都無情的折磨著糖尿病患者,給眾多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很多人對糖尿病的認識不深,特別是對一型糖尿病與二型糖尿病存在疑惑,糖尿病就糖尿病唄,還分那么詳細干什么呢?
1型糖尿病的管理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涉及多種生理和行為管理。定期鍛煉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同樣重要。一些患者缺乏運動,一部分患者則擔心運動帶來的低血糖、血糖控制風險。
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使胰島素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我們一般都建議飲食結合運動的方式進行生活干預,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不能生成胰島素,所以必須使用(外源性)胰島素才能生存。
1型糖尿病是因為體內控制血糖的胰島素完全缺乏所導致的高血糖和酸中毒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特殊的糖尿病。該病往往在兒童青少年期間發(fā)病,目前對該病病因的認識是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摧毀了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導致了胰島素缺乏。
在青少年患者中,接受“仿生”胰腺治療期的平均血糖水平也低于胰島素泵控制期(P=0.004),但兩種方法所致低血糖所占時間平均百分比相似。
國際內分泌學會和美國內分泌學會在美國芝加哥舉行聯合會議(ICE/ENDO2014)。會議上,一項納入155名成人的調查顯示,近70%的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從未使用他們的自我監(jiān)測血糖裝置、胰島素泵或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儀(CGM)下載血糖水平和胰島素劑量的歷史數據,僅12%的參與者在家經?;乜催^去的數據。
瑞典一項大型觀察性研究表明,即便是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6.9%的1型糖尿病患者,任何原因死亡的風險或心血管(CV)死亡風險是對照組人群的2倍。
美國學者報告一項研究表明,在1型糖尿?。═1D)青少年患者中,重大生活事件(LE)可對健康和社會心理轉歸產生顯著影響;在醫(yī)療機構對罹患T1D的青少年進行重大LE篩查有助于明確存在不良轉歸和糖尿病控制不佳高風險的青少年,從而可進行及時干預。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對于應用胰島素病情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患者,加用鈉-葡萄糖協(xié)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坎格列凈與嚴重不良事件(AE)——酮癥酸中毒(DKA)發(fā)生率升高相關,提示在未來的臨床試驗中應注意采取措施減少1型糖尿病患者應用坎格列凈帶來的DKA風險。
此研究共納入99832例兒童受試者,利用Cox比例風險回歸計算1型糖尿病校正和未校正危險比(HR),評估出生后第1年的身高和體重與兒童期1型糖尿病的相關性。
1型糖尿病已成為骨質疏松的重要危險因素,需要被人們所認識。研究顯示的兒童骨折風險增加是令人震驚的,我們通常傾向于忽視兒童骨折,并認為其與活動增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