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肝癌介入治療預后的因素很多,雖然許多文獻涉及這方面的影響因素,而不同的經(jīng)驗得出的結論必然有異。466腫瘤專家認為影響預后的因素依次有腫瘤類型、臨床分期、治療方法、患者本人狀況、門靜脈癌栓等。
?。?)腫瘤類型:①腫瘤細胞類型與血供,富血管及多血管腫瘤比少血管腫瘤預后好,肝細胞癌多屬前者,膽管細胞癌則多為后者,故肝細胞癌預后相對較好。②腫瘤邊界及包膜,界清有包膜者較好;③腫瘤大小,越小越好,5cm以下腫瘤預后比5cm以上者好;④腫瘤范圍,局限者較好;⑤有明顯動脈-靜脈瘺者較差,范圍越大越差。
?。?)臨床分期:有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者預后較差,,對轉移病灶采取積極治療(包括介入治療、放射治療、外科手術等)者預后比放棄治療者好。
?。?)治療方法:①介入治療,TAE較TAI好,多種方法聯(lián)合應用研究較好;②碘化油充填或末梢栓塞,越完全預后越好;③治療間隔,適當延長者好;④采用適當綜合治療者預后越好。
?。?)患者者本身狀況:①肝臟基礎,肝硬化越輕越好,肝功能正常者較好;②伴隨病變,有嚴重伴隨病變者預后差;③年齡,年長者較年輕者好,60歲左右患者常有較好的療效;④心理因素,性格開朗意志堅強者預后較好,勞逸結合者較好;⑤全身狀況較好者,相對預后好。
?。?)門靜脈癌栓:門靜脈主干癌栓療效較差,分支癌栓較主干癌栓者療效好,治療者較不治療者預后好,采用適當栓塞治療則預后明顯好于不栓塞者。
?。▽嵙暰庉嫞簞⑴鍍x)介入治療肝癌是一種治療肝癌的新方法,但是介入治療肝癌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配合中醫(yī)治療肝癌同時進行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肝癌介入治療是一種治療肝癌的新方法,但是該療法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配合中醫(yī)治療肝癌同時進行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介入治療肝癌是采用X線透視、CT定位、B型超聲儀等醫(yī)療影像設備做導向,將特制的導管或器械經(jīng)人體動脈、靜脈、消化系統(tǒng)的自然管道、膽道或手術后的引流管道抵達體內(nèi)病變區(qū)域,取得組織細胞、細菌或生化方面的資料,也可以進行造影攝片獲得影像學資料,從而達到診斷疾病的目的。
介入療法的特點是:①損傷小,安全易行;②定位準確,療效發(fā)生快而確定;③副作用和并發(fā)癥少。臨床上習稱的微創(chuàng)治療實際上即為介入治療。
介入治療的主要毒副作用有:
1、對正常肝細胞仍有損傷,少數(shù)病人甚至出現(xiàn)肝機能不全。
2、操作有一定難度,導管應超選擇進入供血動脈療效才佳,但有時進入肝動脈都很困難。而有的肝癌可多血管供血。
3、肝癌主要供血依賴肝動脈,但癌塊周圍有門靜脈血供,癌細胞可以“茍安偷生”。
4、有的病人一次治療后血管即堵塞,以致再操作困難。
5、即使操作超選擇順利進行,由于高壓注射等原因,可造成誤栓,分流及可能有不可避免的微轉移產(chǎn)生。
6、對癌塊太大者療效欠滿意。
7、已有門靜脈癌栓者須酌情考慮或去除癌栓。
對于心血管疾病也可采用介入療法治療。如采用球囊擴張技術,改善二尖瓣狹窄,采用支架植入技術,解除胸主動脈狹窄等,這種療法有旋切、封堵、溶栓、支架等措施,已被公認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一種新的可靠的療法。
腫瘤的血管介入療法按器械導入的部位,分為血管內(nèi)介入和血管外介入兩種。氬氦刀冷凍療法和血管阻斷(栓塞)方法,臨床上應用最多最成功的是肝動脈化學栓塞療法治療肝癌。
(實習編輯:劉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