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新生兒喂養(yǎng)的困惑
腭裂嬰兒喂養(yǎng)困難的原因主要有:
1、由于口鼻腔相通所導致的獲得有效吮吸負壓不足和吸吮困難。
2、舌頭后縮致嬰兒在吮吸奶頭時,舌頭不能有效地包裹而致吸吮困難。
3、軟腭長度不足及鼻通氣不良致吸吮、吞咽困難。表現為吸食費力,嗆咳,吸食量少,每次的喂養(yǎng)時間延長。
對于第一次以母乳喂養(yǎng)唇腭裂寶寶的媽媽可能會覺得很困難,因為寶寶缺少腭部的密封性,使得吸吮過程中口腔內部難以建立有效的內部壓力而吮奶。而且寶寶的口腔與鼻腔相通,吸吮過程中不但容易吞咽過多的空氣,而且易于把牛奶通過腭部裂隙自鼻中嗆出。
因此,母乳喂養(yǎng)時,應把寶寶摟抱至與地面成35°~45°,用手指輕壓乳暈,以使乳頭翹起,易于被寶寶含住。在喂養(yǎng)過程中,應間隔4~5分鐘拍背,以幫助吞咽進胃內的空氣排出。
人工喂養(yǎng)時,建議選用“Y”字型開口的奶嘴配以可擠壓的塑料奶瓶使用。喂奶時,調整奶嘴,使其位于非裂隙側的頰部內側,而并非位于咽喉處。輕柔地按壓瓶身,配合著寶寶吸吮奶嘴的動作,使配方奶易于到達舌部,這樣吞咽反射就會自然而然地發(fā)生。
喂養(yǎng)方式的建議
從出生到6月應該完全由母乳喂養(yǎng)是兒科推薦的母乳喂養(yǎng)時間。我們建議哺乳期盡量采用母乳喂哺。母乳喂養(yǎng)更是有很多優(yōu)點,不但可以提供免疫力,奶汁容易消化吸收,而且經濟、安全、衛(wèi)生。對于經常出現鼻腔反流的寶寶可以減少奶瓶對腭部和鼻腔粘膜的刺激。
1、對有條件,吸力較強的唇腭裂寶寶,可以采用直接喂哺的方式。喂養(yǎng)姿勢:采取寶寶面對乳房的喂養(yǎng)姿勢。媽媽也需調整姿勢使乳房填滿裂隙;媽媽需要托起乳房,從而使乳房推進口腔。當感到吮吸力不足的時候,媽媽可以用手指握住唇裂隙縫處,協助寶寶吸吮。
2、對吸力較弱無法直接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我們可以使用吸奶器先將奶吸出,并使用“唇腭裂專用奶嘴及奶瓶”或其他適合的喂養(yǎng)用具來喂養(yǎng)。
3、伴有腭裂的寶寶,通過佩戴口內輔助物-牙蓋板,有助于完成吸吮動作。
喂養(yǎng)注意事項
1、盡量使用專用奶嘴及奶瓶。因為湯匙喂養(yǎng)和自行開大的吸奶孔,奶汁流量不好控制,有因奶汁的流量過大增加孩子吸入性肺炎的風險。當孩子喝奶過程中出現嗆奶或頻繁的咳嗽時,父母應該重視是否喂奶流速過快。
2、將奶嘴塞至寶寶的舌部中央或非裂隙側。寶寶容易吞入大量空氣,所以需要分次喂奶。在中間多次暫停幫助寶寶拍背打嗝,吐出吸入的多余空氣,以避免吐奶。拍背時應將寶寶豎立在大腿上或者放在肩部,將頭部和胸部稍微向前傾斜,輕拍后背,幫助打嗝。
3、喂奶完畢除了再喂開水之外,可用沾開水的棉花棒清洗鼻孔、腭部、舌頭及牙床,可避免因奶垢堆積,造成口腔感染。
4、喂奶后可讓寶寶俯臥或右側睡,主要是為了幫助消化,而且可以防止牛奶溢出時不慎嗆到。
5、喂奶時,乳汁會從鼻部反流出來,這是正常現象,不必過于驚慌,只要暫時停止喂奶,等寶寶咳嗽或打噴嚏后再繼續(xù)即可。
6、嬰兒喝奶吸入過多空氣或喂的過飽都會有吐奶現象,但唇腭裂寶寶因為口鼻相通會從鼻子流出來,不要驚慌,屬于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