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ǔXuèShǔ
【別名】七葉薯、血參、七爪金龍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薯蕷科植物七葉薯蕷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coreaesquiroliiPrainetBurkill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補血薯的功效與作用"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505/1971555493-20150527103220683.jpg" />
【原形態(tài)】七葉薯蕷纏繞草質藤本。全株除葉片有較疏的柔毛,老時脫落,或葉脈有柔毛外,其余密被淡褐色絨毛,莖有刺。掌狀復葉互生;葉柄長達15cm,有時有刺;有3-5(-7)小葉,葉片長7-23cm,寬3-8.5cm,先端尾狀漸尖,全緣或邊緣波狀,背面灰綠色;中間小葉片被針狀長橢圓形至橢圓形或寬倒被針形,最外側的小葉片斜被外形至斜卵狀長橢圓形。雄花序為總狀花序,2-4個或單個著生在無葉的花枝上;雄花花梗長約0.5mm;外輪花被片三角狀卵形,內輪近長圓形;雄蕊3,著生外輪花被片基部,與3枚退化雄蕊互生;雌花序為穗狀花序,長達50cm,2-3個著生葉腋。蒴果反折,三棱狀長方倒卵形,長3.5-5cm,寬2-3cm;種子著生每室中軸頂部,種翅向蒴果基部伸長。花期10月至翌年2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1430m的山坡、山谷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微甘;涼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消腫止痛。主肺勞咳血;肝脾腫大;痛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健客價: ¥675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健客價: ¥2698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健客價: ¥1350散寒鎮(zhèn)痛,活血祛風,強筋壯骨。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及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寒痹阻,肝腎不足者,癥見關節(jié)冷痛、屈伸不利、腰膝酸軟、下肢無力。
健客價: ¥65補氣養(yǎng)血。用于氣血兩虛,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貧血。
健客價: ¥468祛風濕、止痛。用于頭痛,風濕痛,神經(jīng)痛,扭傷及肌肉酸痛。
健客價: ¥91.通經(jīng)補血排毒:黑糖水可以幫助活絡氣血,排除毒素,養(yǎng)顏美容。2.加速產(chǎn)婦產(chǎn)后復原:產(chǎn)婦坐月子期間飲用黑糖水,可以活血化瘀,止痛,幫助子宮收縮。3.避免兒童營養(yǎng)不良:中氣不足、厭食挑食和營養(yǎng)不良的兒童飲用黑糖水,可以補充營養(yǎng)。4.中老年人療虛進補,散瘀活血,利腸通便,緩肝明目,益氣健脾,溫補心肺。5.幫助排除體內毒素,調節(jié)酸堿平衡(黑糖是國際公認的堿性糖,人體健康的體質應該是弱堿性的)
健客價: ¥83活血散瘀,溫經(jīng)鎮(zhèn)痛。用于寒濕瘀阻經(jīng)絡所致風濕關節(jié)痛及關節(jié)扭傷。
健客價: ¥11.25活血,消炎,鎮(zhèn)痛,對局部血管有擴張作用。用于關節(jié)扭傷及寒濕引起的關節(jié)疼痛。
健客價: ¥3鎮(zhèn)痛,消炎。用于風濕痛,關節(jié)痛,腰痛,神經(jīng)痛,肌肉酸痛,扭傷,挫傷。
健客價: ¥11.25東阿阿膠: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鹿角膠:溫補肝腎,益精養(yǎng)血。用于血虛頭暈,腰膝酸冷,虛勞消瘦。
健客價: ¥1566補氣,養(yǎng)血。用于氣血虧虛所致貧血,產(chǎn)后血虛、體弱、月經(jīng)不調、閉經(jīng)等。
健客價: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