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斜視的代表癥狀為復視。由于后天性、麻痹性斜面發(fā)生于雙眼視反射已鞏固之后,所以常伴有復視之自覺癥狀。其它如眩暈、頭疼、嘔吐、神腔官能性變化以及由于視覺紊亂所引起之不適等均系精發(fā)于眼位傾斜之癥狀。
從病程來看,后天性眼肌麻痹如給以適當治療,大都可以完全治愈;有的雖不加治療亦能自然恢復。這在較大程度上與致病原因及損傷之嚴重性有關(guān)。當一種神經(jīng)損傷已接受充分治療,并經(jīng)過一定時間(例如3個月至半年),其中有一部分人可以完全恢復正常雙眼單視而不殘留任何后遺癥;但另一部分人則僅達到部分的恢復;可用代償頭位或肌肉神經(jīng)控制在相當大的視野范圍內(nèi)取得雙眼單視,但在向某些方向注視時則有復視或抑制,在他覺檢查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某些注視方向肌肉運動表現(xiàn)不平衡。如果在治療過程中毫無恢復征象,別最終其一眼將被抑制。
后天性眼肌麻痹能引起患者不適的主要原因本外兩種:第一,由于眼肌麻痹所致之畸形,其中包括眼位偏斜(外觀不雅),及由于代償頭位所致之歪頸和姿勢異常。第二,由于不能克制的復視所引起之工作和生活上的困擾。在較長期之復視,雖能產(chǎn)生抑制,但對成年人往往困難;在兒童及神經(jīng)敏感患者就比較容易。
另外對神經(jīng)較遲鈍之患者,特別在病后或傷后曾一度失去知覺、而復象距離較大的情況下,可能不感到復視之存在。雖然,可采取種種臨時性措施以消除復視:如單眼遮蓋及使用三棱鏡等;但均非善策。單眼遮蓋雖能暫時除去困擾,但在遮蓋一眼后患者使用單眼不能從事日常數(shù)復雜之工作。三棱鏡對輕度斜視患者雖有一定作用,但不利于其麻痹肌肉功能的自然恢復;且使用固定度數(shù)之三棱鏡并不能消滅所有注視野內(nèi)之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