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計基本上家家都有,
感冒發(fā)燒都會拿出來量一量。
有老年人的家庭,
還會準備血壓計、血糖儀,
然而家里的這些健康自測儀器,
你真的會用嗎?
血壓計
高血壓的診斷主要是根據(jù)測量的血壓值來診斷的,標準為首診發(fā)現(xiàn)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如果在4周內(nèi)復查兩次,非同日3次測量均達到上述界值即可確診。對于老年人來說,在家測量血壓,能及時了解自己的血壓情況。
選購:家庭適用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
對于血壓計來說,一般有電子血壓計和醫(yī)用水銀血壓計兩種。醫(yī)用水銀血壓計的測量比較準確,但操作起來會有一些麻煩,而且很難一個人自己使用。
電子血壓計操作起來簡單,數(shù)據(jù)也是基本準確的,用來監(jiān)測高血壓患者日常血壓情況,據(jù)此調整服用降壓藥的劑量。
家庭自測血壓最好使用經(jīng)國際標準認證的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有手指式、腕式和上臂式。手腕式在使用時的捆綁位置會低于心臟水平,而手指式受脈動彈力回波的影響比較明顯,容易致使檢測值不夠準確。上臂式血壓計的優(yōu)勢在于,袖帶壓迫的是上臂肱動脈,而且量血壓的胳膊處能輕易做到與右心房平行(量血壓的標準姿勢)。
疑問:電子血壓計如何正確使用?
許多因素,如身體位置、手臂位置、手臂間的差異、袖口大小、袖口位置、測量人員等,均可以影響血壓測量的準確性。所以,量血壓時,應先坐位安靜休息5分鐘,然后測量,且測量時應保持安靜。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現(xiàn)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應加測站立位血壓。站立位血壓應在臥位改為站立位后1分鐘和5分鐘時測量。
高血壓患者測量的方式,應該是測血壓時,首診測雙側血壓,以后測血壓以較高的一側為準。關于測量血壓時間段的選擇,測量血壓的最佳時間為早晨起床后1小時之內(nèi)、或者晚上睡覺之前。如果早上測量,可安排在起床后1小時內(nèi),早餐前(如果正服用降壓藥,那么在服藥之前進行)。測量前20分鐘,可以先上廁所,因為憋尿也會對血壓有一定的影響。之后就靜坐在桌邊,不要運動、抽煙等,等待15分鐘后,心情放松,把電子血壓計的袖帶空氣排盡,綁在左臂或者右臂上,注意袖帶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
血糖儀
空腹血糖正常值為6.1毫摩爾/升以下,餐后兩小時血糖的正常值為7.8毫摩爾/升以下,如果高于這一范圍,稱為高血糖。血糖監(jiān)測是高血糖人群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患者最好在家中備一個血糖儀進行自我監(jiān)測,以便及時全面地掌握自己的血糖控制情況,減少和減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選購:試紙型號與儀器要一致
血糖儀的品牌很多,國產(chǎn)和進口的都有。同一品牌的血糖儀價格也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建議患者購買時首先要認準大品牌,這樣儀器的安全性和準確性能有保證,且能對產(chǎn)品后期進行定期更換和監(jiān)測。
要提醒的是,購買的試紙必須與血糖儀匹配?,F(xiàn)在市面上的血糖儀品種很多,包裝也會更換,為了避免買錯試紙,最好先把血糖儀或試紙包裝帶上,請專業(yè)人員辨認。其次,試紙是有使用效期的,購買時大概算一下自己多長時間測一次血糖,以在有效期內(nèi)用完試紙。再次,試紙要放在常溫下陰涼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也不要放在冰箱里。
如果自行測量的數(shù)據(jù)與醫(yī)院測量數(shù)據(jù)相差較大,或對血糖儀的準確性產(chǎn)生疑問,可以攜帶家用血糖儀到醫(yī)院,在進行空腹血糖測量后立即用家用血糖儀進行測量,再將兩種方式得出的結果相對比。
疑問:自測血糖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從臨床經(jīng)驗來看,為了保證測量數(shù)據(jù)更加準確,在自行測量血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在測量前用酒精或洗手的方式進行消毒,要保證酒精干燥后進行測量,否則殘留的水分等會稀釋血液,從而影響測量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其次,在測量時,盡量不要用第1滴血測量,這是為了防止第1滴血有可能被殘留的水分等稀釋。一般建議用第2滴血進行測量,準確度相對較高。
血糖受多種因素影響,患者清晨空腹檢查時,能較大程度地排除這些因素,反映真實病情。測空腹血糖最好的時間段是上午6~8點,采血前有“三不”,即不用降糖藥、不吃早餐(至少測量前8小時內(nèi)無任何熱量攝入,包括雪碧、可樂及含咖啡因的茶飲等都不能進食)、不運動。
對于大多數(shù)的II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餐后兩小時血糖可能會比空腹血糖更重要,因為此類患者空腹血糖可能不高,但其胰島素分泌功能已經(jīng)受損,受高糖刺激后反應較差,出現(xiàn)餐后高血糖。需要提醒的是,測定餐后2小時血糖,應該從吃第一口飯開始,直至滿2小時為止。一些患者從吃完飯開始計時,結果可能會有顯著差別。
體溫計
發(fā)燒了,大家都會用到家里的體溫計。由于受晝夜、年齡、性別、飲食、運動、情緒等因素的影響,體溫在一天內(nèi)會有一定波動,但波動范圍不會超過1℃。然而,當腋窩體溫超過37.5℃,可定為發(fā)熱,即發(fā)燒。發(fā)燒了,要用體溫計,隨時監(jiān)控體溫的變化。
選購:水銀溫度計使用率最高
目前常見的有家用體溫計有:水銀溫度計、電子溫度計、紅外線耳溫計。
水銀體溫計
體溫計的水銀柱隨體溫升高,并固定位置,便于使用者隨時觀測。由于玻璃的結構比較致密,水銀的性能非常穩(wěn)定,故測量時產(chǎn)生的誤差較小。但使用中,要防止其破裂。由于水銀體溫計上的數(shù)字太小,故老年人使用不是太方便。
電子式體溫計
可將體溫以數(shù)字的形式顯示出來,讀數(shù)清晰,攜帶方便。特別是寶寶正在哭鬧、十分不配合時,用電子體溫計測量需要的時間短。其不足之處在于示值準確度受電子元件及電池供電狀況等因素影響。
紅外線耳溫計
通過測量耳朵鼓膜的輻射亮度,非接觸地實現(xiàn)對人體溫度的測量。只需將探頭對準內(nèi)耳道,按下測量鈕,僅幾秒鐘就可得到測量數(shù)據(jù),非常適合急重病患者、老年人、嬰幼兒等使用。但使用初期需要熟悉操作才行。
疑問:如何操作家用體溫計?
使用體溫計前,用純度75%的酒精消毒,并將水銀柱甩到35.5℃以下。腋溫測量時,應頂住腋下的中央部位,不可接觸到內(nèi)衣物等;給嬰幼兒使用時,應輕輕壓住其手臂,以免其腋下翹起。腋窩測時間原則上要達到10分鐘。
口腔測量時,體溫計應頂住舌頭下方舌根的左方或右方。測量者用舌頭頂住體溫計后閉緊嘴巴,用手拿著體溫計避免移位;測量過程中不要張開嘴巴,不要用嘴呼吸。測試前10分鐘勿飲用冰水、熱水,測試中口腔請緊閉勿張開。但是口腔測量盡可能不用水銀體溫計。
紅外耳式體溫計配有耳套,請注意相應規(guī)格補充耳套時,不要使用他人用過的耳套,以避免交叉感染;使用前應放于10~40℃正常室溫下靜候30分鐘后方可測量耳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