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病人有多急,說話有多紛雜,他總是耐心地、微笑著給患者吃定心丸:心先定下來,不要著急,病會好的。他總是慢條斯理地說這句話,讓人覺得暖暖的,很有安全感。
在江蘇省中醫(yī)院名醫(yī)堂老中醫(yī)奚肇慶教授的門診里,記者感受到了一位非常溫和的老先生,沒有架子,很容易讓人產生信賴感。68歲的他氣色很好,皮膚白皙,身材標準。他有怎樣的養(yǎng)生之道?
他的門診一家人都是他的粉絲
“奚主任,你看看,她現在能說話了!”門診里,一位男子推著輪椅進來了,顯得非常興奮,跟著進來的還有好幾個人,他們是一家的,都曾是奚老的病人、奚老的粉絲。
輪椅上坐著的是一位腦中風患者,鎮(zhèn)江丹陽人,姓石,今年61歲,推輪椅的是她丈夫。去年這個時候,石女士突然得了腦中風,經搶救命是保住了,可是無法站立,也無法說話。幾個月前,她在家人的推薦下,來找奚老調理,現在竟然可以和人說話了。如此神奇,讓家人很興奮。奚老告訴她,一定要有信心,堅持吃藥,堅持鍛煉,不久就可以站起來了。他們家好幾個人都是奚老的患者。這次,趁著給石女士看病的機會,一家好幾個人一起來看望曾經的恩人。
又一位患者進來了,她查出了肺結節(jié),很擔憂,害怕演變成肺癌。“已經好多天睡不好了,怎么辦?”這名50多歲的女子一臉的不安。“不管怎樣,心理負擔不要太重,別過分擔心,不管是什么,好好地治。”仔細看了她的片子,再為其搭脈……看到這位女子呆滯在那里,奚老輕輕拍了拍她的手:別擔心了,我會和你一起努力。
他的運動經常游泳并愛好跑步
“您平時經常運動嗎?老年人的骨質會松軟一點,大幅度的運動會不會施展不開?”其實,年輕時奚肇慶教授就是一名運動健將,愛好跑步和爬山。
“以前跑步比較多,校園里、小區(qū)里,都有我的身影。后來有霧霾,尤其是冬天的早上,大顆粒粉塵對呼吸道影響大,早上剛起,身體大部分機能都沒打開,呼吸道更脆弱。所以后來就在室內打太極了。”奚肇慶教授說,如果有時間,到室外跑步,傍晚其實更合適。
生命在于運動,所以奚老還辦了游泳年卡,一有時間就去游泳健身。
他的飲食遠離生冷食物多喝茶
說起自己的飲食習慣,奚老說,也比較平常。早晨會吃稀飯、雞蛋、牛奶,不過他會根據季節(jié)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稀飯,比如冬天吃紅豆稀飯,到了夏天吃綠豆稀飯。中午和晚上都是葷素搭配,不會特別挑剔。
做醫(yī)生的,要說很多話,所以喉嚨一定要保護好,順便也清清肺。例如吃一些梨、百合、橘子、蓮藕、荸薺等。還可用川貝、雪梨、百合、銀耳、冰糖熬水服用,或者用金銀花、菊花等煮茶飲用,這些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咽喉和呼吸道的干痛等不適癥狀。
為了給患者清肺熱,降火氣,抑或是給兒童治療發(fā)燒、長痱子等,有些醫(yī)生喜歡開蒲公英、板藍根、蛇膽,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大寒的。“我們常吃這些寒性事物雖然降火快,也容易導致寒涼體質,現代婦科問題的宮寒,不孕不育,其實就是這個原因。另外就是小孩子,最好不要直接吃冰箱里拿出來的事物,夏天少吃冰棍,莫貪涼食。”奚老說,就自己而言,幾乎從來不吃生冷食物。
他的心態(tài)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
奚老上門診的次數比較頻繁,還要去查房,下午回去后,還將上午的處方帶回去研究,看看有無進步的地方,除此之外,還要帶學生寫論文。他形容自己是“勞碌命”,每天這么工作學習,非常充實,與知識一起進步,感覺自己也年輕了很多。他還重視知識興趣積累,喜歡校園游、工業(yè)游,利用各種出差開會旅游機會,到國內外一些著名大學校園、大學附屬醫(yī)院,電力,鋼鐵,建筑,礦山,制藥等工礦企業(yè),拓展視野,增加其他領域知識面。
他告訴記者,和所有年輕人一樣,自己也會玩玩微信,和學生們在一起,思維也開闊了很多,心情也變得很愉悅。當然,也有放松的時候,不管自己有多忙,每個月都會抽出時間,陪著家人走出家門,到外面轉轉,拍拍照片,調節(jié)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