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GINA指南于2014年5月發(fā)布,新的GINA指南更加強調個體化的治療,更加重視哮喘的健康教育管理。2014GINA指南變化包括:對哮喘進行了重新定義;強調了哮喘的確診,以減少治療不足或過度;提供了評估控制癥狀和風險的實用工具;明確了吸入型糖皮質激素作為哮喘治療的基礎,同時提供了個體化治療架構;升級治療前應強調現(xiàn)有藥物的合理使用和療效的最大化;從哮喘控制到加重的治療應具有連貫性;更加強調哮喘??漆t(yī)生的重要性;健康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地位。
一、哮喘的定義
哮喘是一種異質性疾病,通常表現(xiàn)為慢性氣道炎癥,根據(jù)呼吸道癥狀如喘息、氣短、胸悶和
咳嗽來確診,這些癥狀可隨時間變化,且強度也有所不同,可同時伴有呼氣性氣流受限。
二、哮喘的診斷
詳細詢問個人病史、家族史和體格檢查,呼氣性氣流受限的肺功能檢測、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抗原檢測、呼出氣一氧化氮檢測。兒童哮喘鑒別診斷包括:上氣道咳嗽綜合征、支氣管異物、支氣管擴張癥、原發(fā)性纖毛運動障礙、先天性心臟病、支氣管肺
發(fā)育不良和囊性纖維化。
三、哮喘的評估
1、哮喘控制評估(癥狀控制和未來不良結局的風險)
評估過去4周的癥狀控制情況,識別任何其他導致急性發(fā)作、固定性氣流受限或副反應的危險因素,在做出診斷、治療開始后3~6個月時檢測肺功能,并定期檢測。
2、評估治療問題
記錄患者現(xiàn)有的治療級別,觀察吸入器使用技術,評估依從性和副反應,核查患者哮喘日記情況,詢問患者對于哮喘和治療藥物的態(tài)度和治療目標的認識。
3、并發(fā)癥的評估
鼻炎、鼻竇炎、胃食管反流、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抑郁和焦慮,可導致癥狀的出現(xiàn)和生活質量不佳,有時還會導致哮喘控制不佳
4、哮喘評估的具體方法
可以使用兒童哮喘控制測試、哮喘控制調查問卷,GINA指南的哮喘癥狀控制水平評估。
四、哮喘管理的長期目標
達到癥狀的良好控制水平,并維持正?;顒訝顟B(tài),將未來急性發(fā)作、固定性氣流受限和副反應的風險降至最低。
五、哮喘治療方案的調整
1、哮喘的升級治療
持續(xù)升級(至少2~3月),對于初始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短期升級治療(1~2周),在必要時如病毒感染或暴露于季節(jié)性過敏原期間,可偶爾短期內增加ICS的維持劑量。
2、哮喘的降級治療
當哮喘癥狀控制良好且肺功能持續(xù)穩(wěn)定達3個月及以上時,可考慮降級治療,需選擇適合的時機如無呼吸道感染、患者未旅行等。對于大多數(shù)患者來說,每隔3個月將ICS劑量下調25-50%是可行且安全的。
六、哮喘的非藥物干預措施
1、避免空氣污染環(huán)境包括戒煙,避免職業(yè)暴露,避免室內空氣污染,避免室外空氣污染。
2、避免接觸過敏原避免室內過敏原,過敏原的免疫治療,避免室外過敏原,避免食物過敏原。
3、維護身體健康狀況包括身體鍛煉,呼吸鍛煉,合理膳食,減重和處理情緒壓力。
七、兒童哮喘診斷治療與管理(5歲及以下)
?。ㄒ唬?、兒童哮喘診斷
1、輔助診斷檢測:兒童哮喘的診斷治療性試驗,過敏性疾病的檢測,胸部X線,肺功能檢測,呼出氣一氧化氮檢測。
2、風險評估:喘息患兒發(fā)展為持續(xù)性哮喘的風險評估,推薦使用哮喘預測指數(shù)(API),API陽性兒童在6~13歲發(fā)展為哮喘的幾率是API陰性兒童的4~10倍。
?。ǘ和蔫b別診斷
1、提示其他診斷的特征
無法正常成長,新生兒期或很早期出現(xiàn)癥狀,與呼吸道癥狀相關的嘔吐,持續(xù)喘息,哮喘控
制藥物無效,典型的誘因不出現(xiàn)癥狀,局灶性肺部癥狀或心血管疾病癥狀,或杵狀指,非病毒性疾病引起的低氧血癥。
2、常見的哮喘鑒別診斷疾病
呼吸道病毒感染復發(fā),胃食管返流,吸入異物,氣管軟化,肺結核,先天性心臟病,囊性纖維化,原發(fā)性纖毛運動障礙,血管環(huán),支氣管肺發(fā)育不良
和免疫缺陷。
?。ㄈ?、導致未來不良哮喘結局的危險因素
哮喘癥狀控制不佳,在過去一年內出現(xiàn)一次及以上哮喘嚴重的急性發(fā)作,通常兒童哮喘易發(fā)季節(jié)開始時暴露于煙霧、室內或室外空氣污染物、室內過敏原,尤其是在病毒感染期間,使用控制藥物的依從性差或吸入技術掌握不佳,因重度哮喘而數(shù)次住院,毛細支氣管炎病史,使用全身激素或大劑量ICS,吸入技術掌握不佳。
八、哮喘的初級預防建議
在母親
懷孕期間或兒童1歲以內避免暴露于吸煙環(huán)境,鼓勵自然分娩,提倡
母乳喂養(yǎng),在1歲以內避免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和廣譜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