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該用不用,錯失糖尿病治療好機會
對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超過12.0mmol/L時(有的高達20.0mmol/L以上),應勸其盡早使用胰島素,從而度過高血糖毒癥難關,使患者很快恢復體力和改善癥狀
現在的胰島素分為好幾種,其中人胰島素、動物胰島素、長效胰島素和短效胰島素等。都是可以對胰島素患者進行治療的。很多的患者因為家庭經濟的關系,所以導致的使用的胰島素只能選擇較便宜一點的
胰島素在使用中,要隨時調整藥量,如糖尿病人感染、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對胰島素不敏感,則需較多胰島素;而服用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避孕藥、利尿劑、消炎痛也有可能會使注射胰島素的劑量增加。
對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超過12.0mmol/L時(有的高達20.0mmol/L以上),應勸其盡早使用胰島素,從而度過高血糖毒癥難關,使患者很快恢復體力和改善癥狀
一旦發(fā)現磺脲類降糖藥的治療效果不理想時,應及早加用胰島素進行聯合治療,這對補充自身胰島素分泌不足,迅速控制血糖,減輕高血糖對機體產生的不良影響,保護殘留的胰島功能
胰島素是由胰腺B細胞分泌的,正常情況下,胰島素應該是“按需分泌”。也就是說機體需要多少胰島素,胰島功能就分泌多少胰島素,以維持血糖的穩(wěn)定。
30多歲的張先生患糖尿病多年,平時除了定期到醫(yī)院檢查和治療外,他每天必須自己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張先生的工作相當繁忙,但對打針從來不敢大意,因為醫(yī)生囑咐過,每天在吃飯之前都要注射。
胰島素一般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因為此型自身免疫引起的胰島B細胞破壞較多,體內不能或極少分泌胰島素所以尚需終生用胰島素替代治療,不可隨意停用,否則有發(fā)生酮癥酸中毒造成死亡的危險。
糖尿病患者的毛細血管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病變,通常發(fā)生毛細血管內膜增生,血管壁變厚,如再伴有動脈粥樣硬化或小血管血栓,易發(fā)生肺循環(huán)障礙
飲食控制不好、體重嚴重超標的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的2型糖尿病只是相對缺乏胰島素,因為其發(fā)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肥胖,肥胖時身體對胰島素的利用顯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