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肺癌患者及家人的接觸當中,大家常會提出這么一個問題:除了手術、化療和放療以外,怎么樣才能延長肺癌病人的生命呢?實事證明,一些生活技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的時間。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醫(yī)學界在把人的精神或靈性納入癌癥治療計劃的研究一直進展緩慢,但是積極的精神生活可能在肺癌生存中發(fā)揮一定作用。
首先要給精神下一個定義,美國關于精神的定義是:一種個人對生命意義的信念。有人會參加宗教組織來獲得安慰和內心平安,有人可能會開始對人生進行深刻的思考和參悟,有人會去做瑜伽,或者與大自然進行交流。以IV期肺癌為對象的小型研究發(fā)現(xiàn),有活躍精神生活的人對化療反應較好,并且會存活得更長。
2.健康飲食
我們知道,健康飲食不僅讓我們感覺舒適,還能降低癌癥復發(fā)的幾率。美國提出了預防癌癥的飲食建議。對已患上腫瘤的人來說,健康飲食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復發(fā)。
3.尋找支持并坦然接受別人的幫助
如果你覺到與社會隔絕開了,這肯定會讓人感覺不好;如果患病后能爭取到社會上多方面的有力支持,自然會得到更好的醫(yī)治和恢復,換取更好的療效和更高的生活質量。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得到良好社會支持的肺癌患者,手術的創(chuàng)傷顯得較輕、對生活的影響不大,恢復得也較快。
4適度鍛煉
有研究表明,體育活動在預防肺癌方面可能有一定作用,但是還不太清楚運動是否有助于延長已患肺癌者的生存期。
如果還能夠參加體育運動,適度鍛煉有可能降低過早死亡風險,鍛煉還會降低其他年齡相關性疾病的死亡風險。研究顯示,運動能夠提高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我們不知道哪些是最適合的運動項目,最佳的運動時間是多長,這要根據(jù)運動條件、體力狀況和個人習慣等,最好去問一問你的醫(yī)生。
5.忘掉患病的“恥辱”
大多數(shù)的肺癌病人在患病后有一種恥辱或不光彩的感覺,有些患者一遇到熟人就會思忖:他們會怎么看待我?有些人會問患者:“你抽煙多久了?”。當你還在招架治療帶來的各種痛苦和副作用時,這些風涼話會給你帶來不小的壓力。這且不說,患肺癌的“恥辱”也確實讓一些病人失去了需要且應該做的治療。過去有研究顯示,內科醫(yī)生對肺癌的治療就比不上對其他腫瘤那么積極主動。但近年來分子靶向治療、化療和免疫治療等領域的快速發(fā)展明顯提高了整體療效,醫(yī)生對肺癌治療的信心已有了大幅度提升。
6.了解血栓并加以預防
血栓常發(fā)生在深部靜脈,它與患病后血液凝固性增強和活動減少等有關,肺癌患者的發(fā)生率為3%~15%。
血栓通常發(fā)生在腿部或盆腔,如果血栓碎裂、脫落并隨血流阻塞肺部血管可引起嚴重癥狀,甚至危及生命。有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肺癌伴有血栓形成的患者,其死亡風險增加70%。
有研究表明,腫瘤患者是否伴有精神和心理上的困擾(如揮之不去的抑郁和
焦慮)是影響生存的重要因素,這種關系在肺癌患者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
在第一次化療期間就出現(xiàn)抑郁的晚期肺癌患者,其存活時間只有別人的一半。在另一項研究中,伴有抑郁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縮短了4倍。
癌癥患者
自殺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2~10倍,自殺者以男性居多,常在診斷癌癥后的第一個月內發(fā)生。
要學會正確地區(qū)分癌癥引起的抑郁癥和通常遇到的悲傷。當被診斷為癌癥后,大多數(shù)人都會有悲傷、恐懼和失望,但1~2周后心情就好起來,真正的抑郁并不多見。為了能夠正確識別出醫(yī)學上所指的抑郁,有必要讓自己熟悉抑郁的癥狀,當覺得自己抑郁時,就把你的感覺和看法告訴醫(yī)生,必要時去看心理醫(yī)生。
8.重視減癥姑息治療
減癥姑息治療這一術語常被曲解,姑息治療就是滿足重癥患者在情感、身體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和關切,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在美國,對腫瘤患者進行姑息支持治療家訪時,同去的通常會有一名醫(yī)生,一名護士和一名社會工作者,希望能解答和處理在醫(yī)療、社會和心理等方面所遇到的問題。
9.戒煙
我們把戒煙放在這十項技巧的后面,其實是不想增加肺癌患者的“恥辱”感。但是,診斷出肺癌后繼續(xù)吸煙就意味著有較短的生存期。
已往的研究表明,診斷出肺癌后戒煙有利于手術,也會提高放射治療的效果。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以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和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發(fā)現(xiàn)診斷肺癌后戒煙者的5年生存期是未戒煙者的兩倍,從中不難看出戒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