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單獨二孩"政策已經在我國有些地區(qū)開始實施,許多父母都在計劃再次生育,不過很多人都首先思考,母親的年齡是否還適合懷孕。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高齡對母嬰的健康是不利的,但是父親的年齡卻沒有界限。甚至有人認為,父親老來得子,孩子是更聰明的,叔梁紇還是70歲生孔子的呢。
新研究發(fā)表
最近有研究發(fā)表在新一期的《自然》雜志上,研究表明男性的生育年齡越大,遺傳突變基因給后代的幾率越高。甚至有研究認為,高齡男性生育的孩子,以后容易患有阿爾茨海默癥、躁郁癥、心臟病和癌癥。
在《自然》上發(fā)表的這項研究,由一家基因技術及生物制藥公司,解碼遺傳公司(DecodeGenetics)主導,它1996年成立于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研究人員對78位冰島父母及其子女進行DNA測序。負責人凱里·斯蒂芬森博士介紹,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高齡父母生下的子女,他們的DNA上存在著與孤獨癥和精神分裂癥等有關的基因突變,且97%的基因突變來自父親,而這個突變基因與母親的年齡無關。
另外,英國牛津大學臨床遺傳學家安德魯·維爾基教授發(fā)現(xiàn),男性高齡生育可能會導致子女患亞伯氏癥,這是一種罕見的骨骼疾病,可能導致兒童頭部細長。
專家解讀
同濟大學生命與技術學院首席科學家薛雷教授解釋,"人身上的細胞會不斷地更新?lián)Q代,這種更新的方式,是復制。"這樣一遍遍細胞復制,到后來累積的錯誤就越多,"錯誤"累積到一定程度,最終導致基因突變。"90%的基因突變會導致人類患病,是導向不好結果的突變。"薛雷說,隨著年紀增長,這種"拷貝"的出錯率會相應增加。
"不同于母親們,母親的卵子,在每個女性青春期之前就已經有了,只不過每個月釋放出一粒來。但是,男性每隔16天,睪丸中細胞分裂,每個細胞中的DNA復制成新的個體,用于制造新精子。"薛雷介紹。換言之,隨著年歲增長,父親日漸衰老,復制能力就越弱,會出現(xiàn)更多的基因突變。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40多歲的男性遺傳潛在致病基因突變的概率,是20多歲男性的兩倍。當然,目前來說基因突變是一個概率的問題。"人類平均基因突變率是1/100萬,這個概率是比較小的。"但是薛雷補充,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食物受到的污染等情況,會影響基因突變,"比如在核輻射環(huán)境中生活,基因突變的概率會大量增加,很有可能就變成1/10。"
最終,所有的研究告訴我們,如果想要孩子,條件允許還是要趁年輕,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