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準醫(yī)學領域,基因編輯嬰兒引起的風波還未冷卻,一款廣譜抗癌藥在美國的悄然上市,又在國內(nèi)媒體炸開了鍋。
這則新聞出自美國FDA(The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其官網(wǎng)公告顯示,美國時間2018年11月27日,一款名為Larotrectinibi的“廣譜”抗癌藥獲批準在美國上市。
這款由德國知名制藥公司Bayer(拜耳)和LoxoOncology共同研發(fā)的精準抗癌藥,可以治療高達17種的癌癥,包括肺癌、甲狀腺癌、黑色素瘤、胃腸癌、乳腺癌、胰腺癌等,治愈率達75%。
有媒體宣稱,這是迄今為止第一款與腫瘤類型無關的“廣譜”抗癌藥,對于腫瘤無法切除,或已經(jīng)轉(zhuǎn)移的晚期患者有奇效!“這無疑是人類醫(yī)學史上的又一偉大創(chuàng)舉和傳奇。”
所以,人類頭號克星癌癥終于遇到對手了嗎?這款神藥到底有何來頭?
1、神藥是怎么起作用的?
根據(jù)Bayer拜耳和LoxoOncology的公開表述,Larotrectinibs適用于成人和兒童不同年齡的患者,而且要求患者腫瘤無法切除或者已經(jīng)轉(zhuǎn)移,需要接受全身治療,而且在接受其它療法后癥狀繼續(xù)惡化,沒有可替代的治療方案。
作為一種靶向藥,Larotrectinib不同于傳統(tǒng)的抗癌藥物,它不是針對位于某個器官、組織的腫瘤,而是基于NTRK基因的特征來界定治療對象。換句話說,只要攜帶有該基因所導致的腫瘤,無論腫瘤類型,都可以精準打擊,因此得名廣譜藥。
NTRK是一種編碼TRK的基因。后者全名叫原肌球蛋白受體激酶(tropomyosinreceptorkinase),在某些時候,NTRK基因會和不相關的基因融合,打開TRK的信號通路,這一打開,就會讓細胞生長失控,腫瘤便這樣生長起來。
而Larotrectinibs可以阻止信號通道被打開,從而起到治療效果。
2、去哪里找患者?
事實上,NTRK基因會只會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才會與其他基因產(chǎn)生融合。這種突變發(fā)生在大多數(shù)實體瘤類型的不到1%。
國內(nèi)常見的肺癌和腸癌,NTRK融合的比例分別在3.5%和1.5%。比例比較高的是先天性纖維肉瘤、先天性中胚層腎癌等腫瘤中,占到90%以上,但這些腫瘤本身也比較罕見。
也就是說,從總體上看,真正能夠從這款神藥中受益的人,并不少。就像華盛頓郵報所說的那樣,在美國,每年估計只有2,000至3,000人患有與NTRK相關的癌癥。
《華盛頓郵報》也提到,對于藥廠來說,尋找可能受益的患者,是一項非常艱巨的挑戰(zhàn)。更關鍵的是,這些患者只有通過基因測序才有可能被醫(yī)生發(fā)現(xiàn)。
3、實際藥效有那么神嗎?
如果不幸患有NTRK相關的癌癥,吃了Larotrectinibi,真的像國內(nèi)媒體所宣稱的那樣,有高達75%治愈率嗎?事實上可能并非如此。
美國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張玉蛟醫(yī)生告訴南都周刊,實際上,這款藥所稱75%有效率,并非指治愈率,是說患者的“病情穩(wěn)定”或者“腫瘤縮小或消失”。
藥廠方面也公布過一份數(shù)據(jù),在2018年歐洲腫瘤醫(yī)學協(xié)會會議(ESMO2018)上,一項關于larotrectinib治療涵蓋24種獨特腫瘤類型的TRK融合癌癥成人及兒童患者的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總緩解率為80%,部分緩解率為62%、完全緩解率為18%。
同時,F(xiàn)DA也談到,在涉及55名兒童和成人的三項臨床試驗中,患者對不同類型的實體瘤的總體反應率為75%,幾乎所有反應要持續(xù)6個月,39%則持續(xù)一年或更長時間。還存在一些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勞,惡心和頭暈。
張玉蛟醫(yī)生也談到,靶向藥物一般不能治愈腫瘤,因為腫瘤會繼續(xù)突變導致耐藥。不過,Loxo已經(jīng)開發(fā)出第二代TRK融合基因突變抑制劑LOXO-195,用于治療那些對這款藥已經(jīng)產(chǎn)生耐藥性的患者。
4、患者吃得起這藥嗎?
本周一晚間,Loxo公司和拜耳公司對外公布了這款藥的藥價,一個成年人一個月的用量,成本為32,800美元。兒童液體配方的成本,需要根據(jù)患者的腫瘤面積來計算,但每月起價為11,000美元。
從這個價格來看,此藥給患者帶來的經(jīng)濟壓力絕對不輕。但拜耳宣稱在推進制定保險計劃,藥價不會全部由患者本人承擔,盡量把藥價降到20美元甚至更低。
如果受益人群少又吃不起,那神藥還有怎樣的意義?
盡管目前Larotrectinibi適用人群很少,但它的標志性意義依然值得肯定的。美國FDA局長ScottGottlieb表示:“抗癌藥Larotrectinibi正式上市,標志著治療癌癥的療法,從基于人體起源組織,向基于腫瘤遺傳特征轉(zhuǎn)變的重要一步!”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單建貞也對媒體說,Larotrectinibi是有史以來第一款針對TRK融合基因突變類型腫瘤的口服藥物,不再局限于腫瘤類型的精準治療方式,在未來還可以有更多的開拓。
另據(jù)拜耳方面透露,這款藥目前只能在美國市場上買到,公司已于2018年8月向歐盟提交了一份市場授權申請,其它國家的其他申請也正在進行中,因此,中國市場還需要進一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