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氣,就像公共場合中一張尷尬的“名片”,不管外表有多光鮮,如果有口氣,形象會大打折扣。長期口氣影響社交和心理健康,甚至暗示著某些疾病。
你知道嗎?
4個人里就有1個有口臭
只有少數(shù)口臭是由其他疾病引起
年齡越大越容易口臭
如何自查口氣
如何聞氣辨病
口腔就像一個微型工廠,里面生活著約50兆個細菌,幫我們分解掉口中的食物殘渣和代謝物。它們將有機物分解成非常小的分子,在這個分解反應中產(chǎn)生了惡臭的副產(chǎn)品。當這些氣味涌入我們的鼻子,鼻子會判斷這些氣味為臭味。
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為生理性口臭和病原性口臭。來看看它們的族譜。
01生理性口臭
生理性口臭主要是由不良生活和衛(wèi)生習慣引起的短暫口臭,比如:饑餓時、食用洋蔥大蒜等刺激性食物、吸煙、長期飲酒、熬夜等。這類口臭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節(jié)可慢慢恢復。
02病理性口臭
病理性口臭是指機體病理性改變引起口腔異味。
根據(jù)病變部位不同,可分為口源性口臭和非口源性口臭。病理性口臭87%來自于口腔,所以叫“口源性口臭”,由口腔外的原因引起的則稱“非口源性口臭”。
除了口腔疾病外,還有以下幾種因素:
1口腔衛(wèi)生差
不經(jīng)常或者不正確刷牙、使用牙線,會讓食物碎屑藏在牙縫里,然后再口腔里被細菌分解,產(chǎn)生臭味。
2口水分泌過少
口水具有“自我清潔”作用,若口腔缺少口水的沖洗,細菌就會更容易滋生,產(chǎn)生臭味。
有些藥物以及某些人習慣用口呼吸,也會導致口水過少,從而引發(fā)口臭。
知道了口臭的原因,接下來就是預防措施了。
牢記8招,輕松告別口氣
1.早晚刷牙、飯后漱口
2.刷舌苔
刷舌苔則可降低嘴里口臭氣體濃度的35%~56%。但是不要太勤,每周一次即可。
3.定期看牙
至少每年檢查一次牙齒,并洗一次牙。
4.節(jié)制甜食
少吃甜食,每次吃喝后必須及時漱口和清潔牙齒。
5.多喝水
喝水有助于唾液腺分泌更多的口水,而且喝水對口腔有沖洗作用。
6.喝茶
茶多酚可以抑制致臭細菌的生長和產(chǎn)臭能力,而且茶香會沖淡部分臭味。
7.戒煙戒酒
煙漬會加快牙菌斑的形成,其燃燒的產(chǎn)物能直接在組里形成揮發(fā)性硫化物;酒精會產(chǎn)生乙醛或其它有氣味的物質(zhì),然后從嘴里排出,形成“酒臭”味。
8.使用漱口水
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漱口水,這些漱口水中含有抗菌抑菌成分,可以抑制或殺死致臭菌。
不過這種漱口水必須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不能長期使用。
每次含10~15毫升漱口水,緊閉口唇,通過鼓腮動舌,讓漱口水到達口腔的每個部位,最后向后仰,沖擊咽部后吐出,總共停留時間30~60秒。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試過以上辦法仍未好轉(zhuǎn),且口腔疾病經(jīng)過徹底治療,請及時去醫(yī)院,確定是否是其他部位的病變導致的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