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醫(yī)腎病學宗師鄒云翔先生曾立下這樣一條家規(guī):家人和孩子們不準吃冷飲。在習慣了以“冷”解暑的大部分人來看,這規(guī)矩頗有些不近人情。但不能否認,嚴格遵守著父親家規(guī)的江蘇省中醫(yī)院鄒燕勤主任一家三代,身體都很好,衰老速度也較很多人慢些。
江蘇省中醫(yī)院腎科主任中醫(yī)師周恩超是鄒燕勤的師承弟子,對鄒先生這條規(guī)矩知之較深。他解釋說,人是恒溫動物,過熱或過冷都會讓身體感到不適。中醫(yī)講氣血陰陽平衡,認為“血,遇溫則行,遇寒則凝”,冷飲等過涼食物會導(dǎo)致氣血凝滯,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因溫度較低,剛吃下冷飲時,人會感覺身體“瞬間降火”,而實際上,貪吃冷飲不僅不能解暑,反會傷及脾、胃、腎。脾喜燥惡濕,胃喜溫不喜涼,腎喜暖惡寒。冷飲等生冷食物易損傷脾陽和胃陽,削弱人體陽氣;過多冷飲會沖淡胃液,造成食欲不振或胃脹;冷飲等寒性食物還易導(dǎo)致腎為寒邪所侵,增加腎臟負擔?!侗静菥V目》記載,宋徽宗經(jīng)常腹瀉,久治不愈,原因便是貪吃冷飲,損傷陽氣,導(dǎo)致脾胃虛寒。
冷飲對身體的影響也會因體質(zhì)不同,有些人或許受影響不大,有些人則必須慎食。陽虛體質(zhì)、痰濕體質(zhì)、血瘀體質(zhì)者,喝冷飲只會耗損或郁遏陽氣,加重體內(nèi)寒濕;濕熱體質(zhì)和氣虛體質(zhì)者也不合適喝太多冷飲;特稟體質(zhì)者吃冷飲易造成過敏。
除體質(zhì)區(qū)別,老人胃氣弱,遇寒容易腹瀉,最好不要喝冷飲;孩子正處于陽氣長成時,喝冷飲損傷陽氣,不利生長發(fā)育。
周恩超表示,夏天酷暑難耐可嘗試其他飲食去暑??辔督庀?,可適當多吃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百合、蓮子煮粥可謂解暑佳品;鴨肉、鴨血等性涼、營養(yǎng)高,適當多吃也有助降暑熱。
以下推薦三個解暑方:
1.三葉湯:鮮荷葉、竹葉、薄荷葉,一同煮水,冷卻至常溫代茶飲;
2.三花茶:金銀花、白菊花、玫瑰花各3~5克,開水沖泡,放至常溫代茶飲;
3.參麥茶:太子參、麥冬、炒大麥,開水沖泡,可補氣養(yǎng)陰、開胃解暑。
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18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用于濕熱蘊毒、腑氣不通所致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fā)熱、尿黃、大便不通;膽囊炎、膽石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0舒肝理氣,散郁調(diào)經(jīng)。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jīng)不調(diào),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健客價: ¥45健脾和胃,平肝殺蟲。用于脾弱肝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價: ¥24透竅消腫,祛風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25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等癥。用于風熱感冒,目赤頭疼、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等癥。并可作清涼飲料。
健客價: ¥13降氣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風寒入肺,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悶,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氣管炎咳嗽。
健客價: ¥25益氣養(yǎng)陰,培補脾腎。用于氣陰兩虛,脾腎不足所致的乏力氣短,自汗盜汗,口干咽燥,頭暈耳鳴等癥。
健客價: ¥548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健客價: ¥16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跌撲腫痛。
健客價: ¥248收斂止瀉,解毒消食。用于濕熱泄瀉,傷食泄瀉。
健客價: ¥22辛涼透表,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發(fā)熱惡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
健客價: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