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議在2030年消除狂犬病從狗到人的傳播。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59000人死于狂犬病,中國的狂犬病報告病例數僅次于印度。盡管預防控制措施在減少總發(fā)病例數方面一直是有效的,然而如何預防人感染狂犬病仍然是一個挑戰(zhàn),特別是在中國農村地區(qū),因為狂犬病病毒在中國是一種再發(fā)病原體。
最近,來自南京農業(yè)大學的研究團隊報道了在一個健康策略下中國農村地區(qū)將如何控制狂犬病,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權威雜志LANCETINFECTIOUSDISEASES上,該研究或為如何控制狂犬病提供策略幫助。
研究指出,經過流行病學分析統(tǒng)計,在2007年狂犬病發(fā)病率最高,而在2005年年僅有804例。報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西部和東部省份的農村地區(qū)。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雖然有寵物狗被飼養(yǎng),但是幾乎沒有狂犬病病例報告。同時,發(fā)病情況在地域上的擴展有所擴張,以往的病例主要在南部、東部省份,而現在,在以往并沒有人類感染病例的西部、北部地區(qū),也出現了報告病例。此外,在中國,日益發(fā)達的物流以及狗貿易為病毒傳播帶來了極大風險。
研究認為在中國狂犬病的防控應該分為兩個層次:第一,控制人狂犬病。政府應該在在農村地區(qū)加強狂犬病的防控,提高高危地區(qū)人們防護意識。第二,在野生動物和流浪狗中消除狂犬病。這能有效防止在已經消除狂犬病地區(qū)該疾病的復發(fā)。此外,還應該加強監(jiān)測并推廣疫苗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