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糖尿病相關慢性腎臟病已經超過了腎小球腎炎相關慢性腎臟病,成為慢性腎臟病的首要病因,而且其中60.5%的人腎功能尚在正常范圍內但伴有輕度蛋白尿。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治腎病呢?今天請與我們糖尿病家庭調養(yǎng)公眾號一起來學習下糖尿病人要如何來保護腎臟!
怎么防治糖尿病腎病
1、改變生活方式
如合理控制體重、糖尿病飲食、戒煙及適當運動等。
不過量食用蛋白質,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必須通過腎臟排出,故過量食用蛋白質可增加腎臟的負擔。
在一般情況下,腎功能正常的糖尿病人攝入蛋白質的量為每天每千克體重0.8克。
2、控制血糖
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都證實,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腎體積增大,腎小球濾過率可增高40%,這時如果用胰島素治療,有效地降低血糖,可使腎體積和濾過率都恢復正常。
這提示早期糖尿病的腎臟形態(tài)與功能改變是可逆的,即使在后期進行性發(fā)展中,控制血糖,也會減緩腎功能的惡化速度。
血糖控制標準: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血糖<8.0mmol/L,糖化血紅蛋白<6.5%(如果血糖不達標,可以咨詢糖糖:itangyou)。
3、防治高血壓
無腎損害及尿蛋白<1.0g/24h的糖友,血壓應控制為130/80mmHg;尿蛋白>1.0g/24h的糖友,血壓應控制為125/75mmHg。
降壓藥能減少蛋白尿,保護腎功能,降壓藥首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血壓控制不佳者再加用其他降壓藥物(具體用藥可與醫(yī)生商量),總之應務必把血壓降至正常水平。
4、糾正脂質代謝紊亂
膽固醇過高,高密度脂蛋白過低會加速全身和腎血管硬化,可促成糖尿病腎病早發(fā),應限制膽固醇的攝入量。
如何及早發(fā)現腎病
1、蛋白尿
它是糖尿病腎病的第一個臨床線索,開始為間斷性微量蛋白尿,用常規(guī)的方法查不出,需要用敏感的放射免疫法或酶聯法才能測到,正常人24小時尿蛋白應少于30毫克,若為30~250毫克,即為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病人早期腎損害的信號。
多數病人在患糖尿病5年以后才出現,以后轉為持續(xù)性、無癥狀蛋白尿,每日少于3克;病情進行性發(fā)展,腎臟損害持續(xù)加重,就出現大量蛋白尿,24小時超過3克。
這時就會出現水腫、腎病綜合征的表現。所以蛋白尿的多少是反映腎損害的重要指標,早期檢測微量蛋白尿對早期發(fā)現糖尿病腎病十分重要。
2、水腫與腎病綜合征
大量蛋白尿(超過3克/24小時)會引起水腫和腎病綜合征。水腫是由于蛋白質大量丟失造成的。
糖尿病腎病的水腫多比較嚴重,并對利尿藥反應很差,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再加上高脂血癥,就構成了腎病綜合征,高脂血癥又會加重動脈硬化的發(fā)展和腎血管的損害。
3、高血壓
高血壓是糖尿病腎病的第三個臨床表現,出現比較晚,早期可能為間歇性血壓升高,當出現持續(xù)性蛋白尿時,血壓也就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資料表明,1型糖尿病人高血壓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倍。高血壓能加速糖尿病腎病的發(fā)展和腎功能的惡化。
4、腎功能檢測
腎臟體積增大和腎小球濾過率增加被視為糖尿病腎病的最早征象,它甚至出現在微蛋白尿之前。
在確診糖尿病腎病必須排除其他腎臟疾病,必要時需做腎穿刺病理檢查。糖尿病腎病及眼底病變(尤其是微血管瘤等)亦能提供支持糖尿病腎病診斷的旁證(想聽牟新博士講解糖尿病腎病,請在平臺的對話框中輸入:b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