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收縮壓水平<140 mmHg 進一步降壓無明顯獲益
摘要:過去數十年期間,關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多年來,眾多指南推薦,糖尿病患者的降壓治療目標應定為130/80mmHg以下,然而,一些系統(tǒng)性回顧研究卻對這些推薦意見提出了質疑。
過去數十年期間,關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多年來,眾多指南推薦,糖尿病患者的降壓治療目標應定為130/80mmHg以下,然而,一些系統(tǒng)性回顧研究卻對這些推薦意見提出了質疑。
為此,瑞典于默奧大學公共衛(wèi)生與臨床醫(yī)學系MattiasBrunstr?m博士等對已發(fā)表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進行系統(tǒng)性回顧和薈萃分析,旨在評估降壓治療對不同血壓水平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發(fā)病率的影響。研究結果于2016年2月25日發(fā)表在BMJ雜志上。
在這項研究中,Brunstr?m博士等利用高度敏感的檢索方法對CENTRAL、Medline、Embase和BIOSIS數據庫進行檢索。入選標準包括:納入≥100例糖尿病患者;治療周期≥12個月;試驗對任一降壓
藥物與安慰劑、兩種藥物與一種藥物、以及不同血壓控制目標進行比較。檢索期間,依據研究方案造成所需數據缺失,但研究有可能滿足入選標準時,Brunstr?m博士等主動與研究者、
制藥企業(yè)和權威機構進行溝通。
最終共有49項隨機對照臨床研究,包括73738例受試者被納入薈萃分析,其中,大多數受試者為
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發(fā)現:
1.如果受試者基線收縮壓水平>150mmHg,降壓治療能夠降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終末期腎臟疾病發(fā)生風險。
2.而且,如果受試者基線收縮壓水平位于140~150mmHg,追加降壓治療亦能降低全死死亡、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發(fā)生風險。
3.然而,如果受試者基線收縮壓水平<140mmHg,進一步降壓治療將導致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并有可能增加全因死亡風險。
Meta回歸分析提示,基線收縮壓水平較低時起始降壓治療對心血管死亡(收縮壓每下降10mmHg)和心肌梗死(收縮壓每下降10mmHg)均存在不良影響。
這些研究結果提示,對于收縮壓水平>140mmHg的糖尿病患者,降壓治療有助于降低死亡和心血管發(fā)病風險。
然而,如果收縮壓水平<140mmHg,進一步降壓治療則與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相關,且未觀察到明顯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