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依賴藥物降低血糖,可以預防糖尿病患者死亡和心臟病發(fā)作
阻斷劑梵蒂雅是全球銷量第一的糖尿病用藥,剛推出的那十一年間,曾造成四萬七千人死于心臟病。我們只好放棄,不再指望這個神奇藥丸解決問題。
我們曾試圖進行大規(guī)模的藥物試驗證明,利用藥物瞄準膽固醇或血糖水平這類風險因子,可以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和死亡的風險。但多年來雖然投資了數億美元,針對兩個最重要的標的。積極進行風險因子的治療,卻始終無法證明它有利于疾病的預防。
最近有大規(guī)模的試驗結果發(fā)表在《新英格蘭醫(yī)學期刊》,證實利用藥物來對付風險因子,不僅對心臟病、糖尿病和死亡的預防毫無效果,甚至會因忽略了疾病的根本成因而造成傷害。慢性疾病不是源于藥物的缺乏,膽固醇高不是因為少了立普妥,血糖高也不是因為少了梵蒂雅。單獨處理一個風險因子或分別處理多種風險因子,注定會失敗,除非先解決該疾病的上游驅動因子。
大家都喜歡吞顆藥物解決問題,心臟科醫(yī)師贊成在速食店里分發(fā)斯達汀類降血脂藥。在吃起司漢堡薯條和汽水的同時服用立普妥,根本就是搞錯重點。這些食物之所以會要你的命,跟膽固醇一點關系也沒有。他們造成的問題是胰島素阻抗,也不像天然食物那樣可以提供你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更糟的是,新的研究顯示,斯達汀類降血脂藥并無助于心臟病的預防,即便有75%的處方開立是為了這個目的。他們可以預防第二次心臟病發(fā),但無法預防第一次。獨立的國際醫(yī)學組織柯克朗合作綱,曾針對斯達汀降血脂對心臟病的預防成效研究做全面性檢討,它檢視了十四項重大研究,對象包括三萬四千名病人,他們的心臟病發(fā)作風險都很低,結果發(fā)現(xiàn)成效不佳或毫無成效。如果你從來沒有心臟病發(fā)作過,這些藥物根本無法幫你預防,縱然有藥物廣告的誤導或醫(yī)生的建議。
除了柯克朗合作網的大規(guī)模檢討之外,還有很多研究也都支持這個論點。并明白指出服用這些藥物后的常見嚴重副作用。服用這類藥物的病人有10%到15%會出現(xiàn)肌肉傷害,痙攣、無力、疼痛;運動耐受性差升高的情況下,或者沒有肌肉酵素;性功能障礙,肝臟和神經方面受損;以及其他疾病。此外,也會在沒有任何癥狀情況下,導致細胞、肌肉和神經嚴重受損和細胞死亡。
某研究檢驗了斯達淀類降血脂藥為主的五種臨床試驗,對象包括三萬兩千七百五十二名非糖尿病患者,時間長達4-9年研究結果發(fā)表在《美國醫(yī)學學會期刊》上。研究期間,有兩千七百四十九名病人患糖尿病。那些富有最高劑量斯達汀類降血脂藥的病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如果所有醫(yī)師都最找最新的膽固醇治療指南來治療病人,讓所有病人都服用他們所開立的斯達汀類降血脂藥,美國將會多增加三百五十萬名糖尿病患者,我的天啊!
有很多研究都質疑斯達汀類降血脂藥的好處,但可惜的是,這類研究并不像斯達汀降血脂藥那樣可以拿到數十億美元的行銷和廣告費用。
難道糖尿病患者不應該想辦法控制自己的血糖嗎?當然應該。因為血糖的升高必然會傷害微血管,造成失明,腎臟受損、神經傷害和白內障。而血糖患病者的主要死因是心臟病、心臟病發(fā)作和中風。但這些問題的最佳解決辦法,絕不是透過藥物治療,而是去處理根本成因。
血壓升高、膽固醇不正常,還有發(fā)炎現(xiàn)象,這些都是源于胰島素升高而非血糖升高。
只是靠藥物降低血糖,卻不解決根本問題會讓你誤以為已經沒事,你已經盡力預防心臟病發(fā)作和早逝的風險。可惜,證據顯示你的想法錯了。
而且更可悲的是,保險通常不給付正確地治療方法,包括密集的生活療法。因為生活療法無法令任何人獲利,所以不被納入醫(yī)療教育或職業(yè)里。它應該是健康照護系統(tǒng)的基礎,但醫(yī)師們卻忽略它,因為別人是付錢給他們去分配藥物和進行手術。但其實更應該付錢讓他們去開發(fā)和落實,有助改變生活習慣的療法和社群醫(yī)教課程。
醫(yī)療保健的未來,應該會從籠統(tǒng)的生活健教指南(多數醫(yī)師只是要求病人注重飲食、經常運動),轉變成針對個人所設計的生活健教處方,以達到預防和治療慢性病的目的。
透過小團體來實踐生活形態(tài)介入方法,才能更有效的長久改變行為。千萬記住,有人陪你一起追求健康,會比較容易一點。良好的生活習慣往往是最好的良藥,唯有依賴他,才能讓我們一起扭轉全球的健康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