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竭患者高鉀血癥的常見原因及預防
摘要:慢性腎衰竭患者高鉀血癥的常見原因:(1)鉀攝入過多:慢性腎衰竭時,腎臟對鉀的雙向調節(jié)能力顯著下降,若飲食攝入鉀過多或者輸入庫存血等,可導致鉀的入量增加,超出腎臟的代償能力,導致高鉀血癥。
正常血鉀水平為3.5-5.5mmol/L,大于5.5mmol/L時臨床可診斷為高鉀血癥。這是慢性腎衰竭患者較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也是常見致死原因之一。高鉀血癥臨床表現(xiàn)無特異性,甚至不明顯。早期多表現(xiàn)為乏力、惡心、心動過緩、隨著血鉀的升高會出現(xiàn)肢端麻木、肌無力、血壓降低、神志恍惚、嗜睡,嚴重者可出現(xiàn)房室傳導阻滯、心室顫動等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腎衰竭患者高鉀血癥的常見原因:(1)鉀攝入過多:慢性腎衰竭時,腎臟對鉀的雙向調節(jié)能力顯著下降,若飲食攝入鉀過多或者輸入庫存血等,可導致鉀的入量增加,超出腎臟的代償能力,導致高鉀血癥。(2)鉀排泄減少:慢性腎衰竭患者腎小管排鉀功能受損,導致鉀的排泄減少。此外一些患者服用保鉀利尿劑(如安體舒通、氨苯喋啶)或者服用ACEI、ARB類
降壓藥物都可能引起鉀的排泄減少。(3)細胞內鉀外移:細胞內鉀濃度是細胞外的35倍,各種原因導致的細胞內鉀過量外移,均可引起高鉀血癥的發(fā)生。常見原因包括:a.代謝性酸中毒:慢性腎衰竭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酸中毒時為降低血中氫離子濃度,細胞外液的氫離子和細胞內的鉀離子發(fā)生氫鉀交換,導致細胞內鉀外移,血鉀升高;b.細胞破壞增多:常見于感染、創(chuàng)傷、
化療、溶血等,由于組織細胞大量破壞,使細胞內鉀外移。
高鉀血癥的預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減少鉀的攝入:主食中的玉米和土豆為富鉀食物(每100g中含鉀量分別為494mg和502mg),而通常食用的主食大米和面粉每100g該食物中含鉀量分別為110mg和127mg,含鉀量很低。一些蔬菜和海產品含鉀極為豐富,例如菠菜、香菇、海帶、紫菜(每100g中含鉀量分別為502mg、1960mg、1503mg、1649mg)。一些水果也屬于富鉀食物,例如香蕉、杏、桃子、柚子(每100g中含鉀量分別為472mg、370mg、252mg、257mg)。慢性腎衰竭患者應注意控制飲食減少富鉀食物的攝入。(2)增加鉀的排泄:患者應注意保證大便通暢,促進體內鉀的排出。(3)促進細胞外鉀轉移入細胞內:合并有酸中毒的慢性腎衰竭患者應遵醫(yī)囑服用
碳酸氫鈉片改善體內酸性環(huán)境。(4)定期復查電解質和酸堿情況,定期隨訪:尤其對長期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的患者應密切監(jiān)測血鉀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