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吃了糖瓜等甜食后不刷牙漱口,長此以往會給牙齒造成影響,甚至患齲齒,有的家長怕孩子得齲齒不讓孩子吃糖。應該說,怕得齲齒絕對禁食糖不可取,不怕得齲齒吃糖后不負責任也是當制止。
吃糖=齲齒?當然不是,但糖和齲齒(俗稱蛀牙)還是有關系的。齲齒由菌斑所致,菌斑內細菌代謝碳水化合物產生酸,可使堅硬的牙齒脫礦、齲壞。菌斑的構成有細菌、唾液蛋白、細胞外多糖等菌斑基質(糖類是非常重要的菌斑基質),同時糖類尤其庶糖也是促進菌斑形成的重要因素。
菌斑附著在牙面才會導致齲齒,所以簡單的拒絕吃糖不如及時有效地清除菌斑,從預防齲齒角度來說,不給菌斑“附著”牙齒的機會,預防齲齒更為有效,預防齲齒關鍵是養(yǎng)成餐食后刷牙漱口的好習慣,而不是“因噎廢食”。
由此而言,糖的美味不可抵擋,適當吃糖是可以的,但吃糖有學問,吃糖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每餐之后,二餐之間要少吃,尤其要控制次數(shù),不是想吃就吃、吃完后不管其他。當享受了糖的甜美滋味后,還應該為自己的口腔健康做點事情,比如,及時有效地刷牙漱口,有效地清除牙菌斑,從而預防齲齒的發(fā)生。
最后,我們還是要反復強調,在享受美味后有效刷牙漱口很重要呦,遠離齲齒,生活才會美美噠!
不同種類的糖,根據(jù)其使菌斑產酸多少及pH下降程度,致齲性排序從大到小依次為:蔗糖>葡萄糖>麥芽糖>乳糖>果糖>山梨醇>木糖醇,所以,日常生活中,用山梨醇和木糖醇作為甜味替代劑食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