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體的問題可以通過日益發(fā)展的唇腭裂醫(yī)學技術解決,然而孩子的心理問題及身體的恢復效果只能依靠父母們堅強而樂觀的陪伴孩子去應對和解決。
如何陪伴和照護新生唇腭裂寶寶,讓寶寶們順利及時地完成第一次手術,養(yǎng)育全攻略一起學起來!
1媽媽調整心情,你的微笑讓寶寶更樂觀
嬰兒出生時已經有一套情緒機制的基礎了,但是嬰兒并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他們需要依靠撫養(yǎng)者(多數(shù)情況下是母親)去教導他們如何管理這些情緒。剛出生的嬰兒沒有關于“自我”的感知。至少在生命最初六個月,嬰兒感覺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他們不能準確的感覺到自己和母親的界限。所以母親的情緒會很容易的影響到自己的孩子。母親在孩子生命之初與孩子共建情緒互動,為孩子之后的情緒管理提供了基礎。
當看到媽媽的笑容孩子也會笑得很開心,而媽媽出現(xiàn)負面情緒時,孩子會表現(xiàn)出非常沮喪郁悶的行為,從心理學講,這是一種“鏡子效應”。所以如果想讓寶寶未來能夠樂觀向上,媽媽們要先努力學習調整心態(tài),微笑面對生活。
2唇腭裂寶寶的喂養(yǎng),適合寶寶才是最好的
為了使唇腭裂寶寶能夠盡快地通過進食補充營養(yǎng),增進體質,喂養(yǎng)與照顧顯得至關重要。0~3個月的寶寶還應以喂奶為主,喂養(yǎng)方式包括:母乳、奶瓶、母乳/奶嘴混合喂養(yǎng)。喂養(yǎng)的關鍵在于減少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的幾率,增加飲食的攝入量,增加寶寶體重增長速度。
因為唇腭裂寶寶生理結構的不同,口腔與鼻腔相通,吞咽及發(fā)音時口腔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密閉結構而無法產生有效吮吸所需的負壓,舌頭不能有效地包裹奶頭或奶嘴而致吸吮困難。
所以您在喂養(yǎng)唇腭裂寶寶時會遇到以下困難:
1、每次喂養(yǎng)會花費比較長的時間;
2、因為吸允的困難,寶寶進食會變得比較疲勞,情緒會變得煩躁;
3、不良的吸允,也會讓寶寶吸入大量的空氣,引起胃部的不適和反流,并可增加中耳感染的幾率;
4、奶水還有可能會從鼻腔流出來;
5、容易出現(xiàn)嗆咳的情況;
6、因為進食不夠充足體重增長也會緩慢
然而大部分的喂養(yǎng)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
1、掌握正確的喂養(yǎng)姿勢
對于唇腭裂寶寶可以采用坐式或上身直立,頭部稍稍后仰的姿勢進食,讓奶液流進咽腔,避免進入鼻腔。
2、如果寶寶吃奶容易疲勞,可以試著少量多餐的進食;
3、使用奶瓶喂養(yǎng),可選用腭裂專用奶嘴或十字切口奶嘴,使奶容易流動。選用軟奶瓶,在喂奶時稍用力擠壓,有利于調整奶液的流量與流速,使其能達到平均的流速,以使寶寶可輕易適應奶液的流量,減少吞咽的空氣。
4、喂養(yǎng)時拍背幫寶寶把吸入的空氣排出,把嬰兒豎著抱起;讓嬰兒直立坐在家長的膝蓋上,頭和胸稍稍向前。
5、父母和寶寶之間需要有一個磨合的時間,去找到適合自己寶寶最舒適的喂養(yǎng)方式,這個過程需要反復的嘗試和家長的耐心;
選擇母乳喂養(yǎng)還是奶瓶喂養(yǎng)?
首先母乳喂養(yǎng)對寶寶來說是最好的喂養(yǎng)方式,母乳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吸收,增強免疫力;
母乳喂養(yǎng)有利于增進母子情感,嬰兒通過吮吸母乳,與母親有切膚之溫暖,切膚之親近,既感到安全,又感到高興;
專家研究也證明母乳喂養(yǎng)比奶瓶喂養(yǎng)更能幫助寶寶臉部和嘴部肌肉的訓練;
采用何種喂養(yǎng)方式,還要取決于寶寶的生理條件和媽媽的奶水情況,對于比較嚴重的腭裂寶寶母乳吸允對于他們來說是很困難的,母乳量少甚至缺乳的媽媽則只能通過奶粉喂養(yǎng)。但是如果媽媽仍有意愿進行母乳喂養(yǎng),可以借助吸奶器將奶水存儲出來,然后按時喂養(yǎng)也可以。
喂養(yǎng)的途徑通常建議直接母乳或是奶嘴喂養(yǎng),較少建議使用湯匙喂養(yǎng),這樣患兒未進行吮吸則缺少了安全需求層次的部分,不利于其心理發(fā)育。
唇腭裂寶寶每次進食過后還應注意清潔口腔??捎们逅藓炃鍧嵖谇患傲芽谔帲鼓谭鄣膶殞毧梢栽谶M食后飲用少量溫開水,口唇干裂可涂石蠟油,認真做好口腔護理,有效預防口腔感染。
3唇腭裂正畸治療
在唇腭裂早期治療方面,出生后1~2月是唇腭裂正畸治療的最佳時間。
對唇裂裂隙而言,在出生早期,通過對唇部做正畸治療能有效改善牙弓形態(tài)趨于正?;《?,并將唇裂的裂隙拉近。
對于鼻翼軟骨,在出生早期,鼻翼軟骨是有可塑性的。利用這一生理特點,通過術前矯形可以使原來扁平的鼻翼軟骨變成具有正常曲度的拱形。這點尤為重要,因為鼻翼軟骨的曲度對鼻部形態(tài)的影響重大,而以后靠手術來改變鼻翼軟骨的曲度是非常困難的。
術前唇鼻塑型可以顯著改善鼻部的對稱性,延長鼻小柱,抬高鼻翼,改善鼻外觀,拉近唇裂裂隙,且矯治進行越早,效果越顯著、越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