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佩戴了合適的矯治器,接下來就是靜靜地等待牙齒變齊。然而實際上,牙齒矯正需要多方面配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矯牙6配合正畸效果沒得說!
1.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
專家指出,牙套本身不會損害牙齒,但是留在牙套上的食物殘渣容易引起蛀牙、牙齦發(fā)炎等病癥,表面脫礦會導致牙齒外觀受損。不可摘式牙套增加了口腔清潔的難度,由于口唇碰不到牙面,自潔功能受到阻礙,如果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很容易引起牙齒表面脫鈣、牙齦炎、牙周炎、齲齒等。
矯牙期間應(yīng)隨身攜帶牙膏、牙刷,吃完東西后和每晚臨睡前必須刷牙??蛇x擇刷頭小、刷毛中等硬度的牙刷或正畸專用牙刷,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橫刷清潔矯治器,豎刷清潔牙齒,托槽(不可摘式牙套中黏接在牙面的部分)之間難以清潔的縫隙要用到牙間隙刷。做到餐后、睡前徹底清潔牙齒、牙齦和牙套,避免牙面脫鈣或齲壞。
2.避免吃硬性和粘性的食物
不要啃食硬性食物,如排骨、瓜子、硬糖等,不要啃食整個的蘋果,可以把它切成小塊食用,因為托槽受到切線方向的力,最容易脫落。黏性食物也要避免進食,尤其是香口膠、吹波糖和拖肥糖等,容易黏掉托槽。
專家建議,美食當前,最好先想想:合適我吃嗎?我該怎么吃?避免矯治器意外脫落或損壞,從而影響矯治效果及療程。
3.改變張口呼吸,吮指等不良習慣
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張口呼吸、吮指、吐舌(異常吞咽)等,都會阻礙牙齒向正確的位置移動,也容易在矯治器去除后導致復發(fā)。當然,這些不良習慣有經(jīng)驗的醫(yī)師會主動檢查和處理,但仍然需要患者很好地配合。
4.遵照醫(yī)囑按時復診
在矯正過程中,牙齒的移動有一定的生理周期,而通過矯治器施加在牙齒上的力也會逐步衰減,因此需按照醫(yī)囑定期復診進行調(diào)整。簡單的乳牙期矯治時間一般在半年左右,恒牙期的全面治療通常在2年左右。專家表示,一般戴上固定矯治器后每4-6周復診一次,隱形矯治器一般6-8周復診一次。
沒有按時復診會延長個人的治療時間。牙套不能在沒有醫(yī)生指導下佩戴過久,如有特殊原因不能依時復診,應(yīng)立刻與科室或醫(yī)生聯(lián)絡(luò)。
5.堅持佩戴矯治器
很多人以為矯牙拆除“牙套”就萬事大吉了。“維持治療效果,還需要佩戴保持器。”醫(yī)生指出,因為牙齒有恢復到原來位置的趨勢,情況有牙齒扭轉(zhuǎn)、下前牙擁擠等。因此,在矯治結(jié)束后,需要按照醫(yī)囑按時佩戴保持器(通常在晚上睡覺時佩戴)一段時間,否則會造成牙畸形復發(fā)。
6.隱形牙套保證佩戴時間
有些患者因為職業(yè)的原因或者出于美觀的考慮,在矯治時選擇的是隱形牙套。“隱形矯治通常6-8周為一個療程,每2周換用一副透明矯治牙套,戴用3-4副透明牙套后應(yīng)在主管醫(yī)生的指導下配戴下個療程的牙套。”專家建議,隱形牙套雖可自取自戴,但為了保證效果,除了進食和刷牙時摘下,其余時間應(yīng)按醫(yī)囑佩戴,每天佩戴的時間不能少于22個小時,而且隱形矯治器需每天仔細清洗,以保持口腔衛(wèi)生。
TIPS
青少年矯牙效果好于成年人
專家指出,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活躍期,生物學反應(yīng)較好,受到外界力量刺激后,骨骼更容易發(fā)生變化和改建好,所以正牙要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