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xiàn)代生活的越來越緊張,環(huán)境的越來越惡劣,唇風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它以唇部紅腫、疼癢,日久破裂流水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此病的治療尤為重要。下面我為大家詳細的介紹此病的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
內治法
風火濕熱,外犯唇
口臨床表現(xiàn):唇紅部腫癢,破裂流水,灼熱疼痛,嘴唇不時瞤動。口渴飲冷,口臭,大便干。舌質偏紅,脈滑數(shù)。證候分析:風熱濕邪循經上蒸,故見唇紅部紅腫痛癢;濕熱久蒸則破裂流水,灼熱疼痛;風性主動,風邪偏勝則嘴唇不時瞤動;全身及舌脈所見為濕熱之征。治法:疏風散邪,清熱利濕。方藥:雙解通圣散。方中荊芥、防風、薄荷、麻黃疏散風邪;連翹、梔子、黃芩、石膏清熱;白術、滑石利濕;川芎、當歸、白芍、甘草活血養(yǎng)血散瘀腫以止痛,桔梗載藥上行。若局部腫脹甚者,加黃連、白鮮皮、銀花清熱解毒;破裂糜爛流水者,加木通、車前子清利濕熱;嘴唇?動,紅腫,食少便溏,氣短乏力,乃風盛脾虛之癥,治宜健脾益氣祛風,用參苓白術散加黃芪、防風治之。
陰虛血燥,唇口失養(yǎng)
臨床表現(xiàn):唇腫燥裂,流水,甚者流血,痛如火燎,猶如無皮之狀,結痂。鼻息焮熱,小便黃赤短澀。舌干少律,脈細數(shù)。。證候分析:脾氣虛弱,燥邪為患,唇口失養(yǎng),故見唇腫燥裂、流水流血或結痂,疼如火燎。全身及舌脈所見為脾經血燥之征。治法:涼血祛風,養(yǎng)陰潤燥。方藥:四物消風飲。方中荊芥、薄荷疏風清熱;柴胡、黃芩、甘草清熱解毒;當歸、川芎、生地黃、赤芍涼血潤燥。酌加牡丹皮、玄參、麥冬、石斛以增強滋明清熱,涼血潤燥之功。
外治法
外搽法宜清熱解毒,涼血潤燥。用黃連膏、紫歸油、青吹口散油膏外搽患處,每日3~4次?;蛴民R齒莧、芙蓉葉鮮品搗爛外敷,每日2次。
綜上所述唇風是一種比較容易治愈的疾病,由于其致病因素很多,所以其治療方法也有很多。根據(jù)我多年的從醫(yī)經驗,患病較重者我建議使用黃連膏、紫歸油、青吹口散油膏外搽患處?;疾≥^輕者我建議中醫(yī)治療。只要做到以上幾點就能很好的治療此病。
(實習編輯: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