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和預防
自閉癥并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天生的,而是父母從小潛移默化的行為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沒有激發(fā)他們交流的潛力,那么這樣說來,自閉癥也是可能治愈的,而不是終身不治的。下面一起了解自閉癥可能是后天形成的
孩子一旦被診斷為自閉癥,父母經常問的一句話就是“我孩子的自閉癥能治好嗎?”其實,自閉癥治愈的問題在醫(yī)學界任然是個謎。對于自閉癥,只能采取早發(fā)現早治療的方法。
三高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有三高的人,發(fā)生腦梗塞、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高,容易導致腦供血不足,嚴重的會造成神經細胞衰弱、大腦萎縮,進而引發(fā)老年癡呆。
2019年10月22日,Biogen和日本衛(wèi)材(Eisai)宣布,與美國FDA溝通后,BIogen計劃在2020年初提交阿爾茨海默癥藥物Aducanumab的上市申請。據悉,Aducanumab是一種能夠與β-淀粉樣蛋白結合,并將其清除出大腦的單克隆抗體,從而治療早期性阿爾茨海默癥。
根據國家藥監(jiān)局公告:這個藥“用于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該藥是以海洋褐藻提取物為原料,制備獲得的低分子酸性寡糖化合物,是我國自主研發(fā)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chuàng)新藥,獲得國家重大新藥創(chuàng)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
據消息,美國百健公司(Biogen)宣布,世界首款可治療阿茲海默癥狀(俗稱老年癡呆癥)的藥物aducanumab已經通過臨床測驗,正待FDA批準,有望量產。
隨著老齡化的發(fā)展,阿爾茨海默病的就診人群年齡,從以往50-60歲左右擴大到了60-90歲,80歲以上人群尤為多見,發(fā)病率也在逐年遞增。
阿爾茨海默病,別稱老年癡呆癥,是繼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之后,老年人致殘、致死的第三大疾病。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和行為障礙及精神異常等癥狀。
隨著人口老齡化,阿爾茨海默病的危害越發(fā)顯現,但其治療仍是世界性難題,全球用于臨床的藥物只有寥寥數款。各大制藥公司在過去20多年里相繼投入巨資研發(fā)新的藥物,大多宣告失敗。該領域已有17年無新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