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來信說,她有一個19歲的女兒,14歲來初潮,現被月經鬧得“神經兮兮”的,僅去年就已經四進心理病房,原因是每次“好事”來潮的前幾天,出現情緒不安、容易激動,且心慌、失眠。月經一開始她就表現自言自語、思維松散、行為沖動、時哭時笑,有時將茶杯等物從四樓摔下,或賣弄風情,住院十天后恢復如常。去年發(fā)作四次,均出現在月經前,月經開始后約7天停止。
月經是女性周期性子宮內膜脫落出血的現象,在極少的女性朋友中,還可以伴有按月出現的精神異常情況,精神醫(yī)學上稱之為“月經性精神病”或“周期性精神病”,其約占女性住院患者的0.4%~1.1%,好發(fā)于未婚者,年齡一般在18~20歲之間。
追溯緣由,目前認為是肝腦內穩(wěn)態(tài)紊亂和神經內分泌障礙所致。本病大多突然發(fā)作,部分可出現頭痛、口干、失眠等前驅癥狀,數天后可以出現意識混亂、片段的幻覺妄想、紊亂性興奮或抑制、情感狀態(tài)的交替等精神癥狀,一般在經前數天開始,半月內好轉,可伴有出汗、尿頻、惡心等自主神經癥狀。
本病治療上主要是控制行為紊亂和改善情感狀態(tài),如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藥,或使用還能縮短發(fā)作的電休克治療。另外,睪丸酮、黃體酮、甲狀腺素、谷維素及碳酸鋰可以預防其復發(fā),建議維持治療兩年,不要中途停藥。緩解后對工作學習、戀愛婚姻等方面有心理負擔過重者,建議選擇時機進行心理咨詢。
(實習編輯:黎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