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喬姑娘是我的童年好友,也是我朋友圈里當之無愧的學霸。
“成績又好又聽話”,這是記憶里,長輩們對她的公認評價。
從小她就是“別人家孩子”的典型,順便一提,她爸爸是不準她和我玩的,因為我會打游戲。
他的爸爸年紀輕輕就當上了中學校長,接著又被提拔為區(qū)教育局局長,聽說是在當時是一顆閃耀的政治明星。
不過由于我特別能侃三國時的英雄人物,大喬和我關(guān)系不錯。
大喬畢業(yè)于A國的名牌大學,號稱A國的清華,又學得國際金融,本該前途無量。
當上周見到她的,記憶中女神的形象完全坍塌了。
本來我只是開玩笑地問她,大熱天為什么穿這么多。她卷起袖子,我看到手上滿是傷痕。
她的前夫經(jīng)常家暴她,有時她甚至不得不自我傷害,來威逼前夫停手。
她的前夫是他爸爸物色的,在感情這件事上,她的爸爸多次棒打鴛鴦,爸爸對她的擇偶要求只有一個。
那就是,這個男人,必須在30歲以前就達到副處的級別。
因為這樣的人就像爸爸自己一樣,有擔當、有魄力、又疼老婆、又忠誠,還不亂花錢,反正優(yōu)點很多,是完美男人的代表。
大喬是個聽話的女生,她自己沒找到,爸爸就幫她匹配了一個。
27歲就副處了,而且在省直機關(guān),爸爸為此得意了很久。
這位前夫,在單位里確實八面玲瓏,工作能力強,深得領(lǐng)導賞識,加上雄厚的家庭背景,身居高位是非常可能的。
然而,當他回到家就換了一個人,充滿對領(lǐng)導和同事的怨氣。
要是大喬對他的抱怨沒有迎合到位,萬一還似乎影射了他的某些錯誤,前夫立即大打出手。
大喬報過警,警察一聽他們的家庭住址就不怎么愿意出動了,就只會在電話里和稀泥。
大喬把這件事告訴爸爸,爸爸認為發(fā)生這種事的可能只有一個。
那就是“你不夠努力”!
在爸爸的觀念里,“努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爸爸:“因為你沒有你老公那般的成就和地位,你優(yōu)秀了他才會尊重你!”
大喬:“可是,我的單位里充滿了勾心斗角,人事處的心機女更是把我的職位惡意定低。”
爸爸:“那是因為你沒努力處理好人際關(guān)系,只要你在單位成績斐然,大家都會喜歡你。”
大喬:“我已經(jīng)在甲項目上做出成績了??!”
爸爸:“可是你為什么不能在乙、丙、丁項目都優(yōu)秀!”
大喬:“爸爸,難道我不僅時間無限,還通曉一切領(lǐng)域嗎?”
爸爸:“你當然可以,你不行是因為你不夠努力。”
爸爸當年確實是通過公開招考當上領(lǐng)導的,但是他也忘記了,如今的他早已退居二線了。
但“成績決定一切”的邏輯鏈條在他心里從來沒改過。
而他所有的教育就是把這句話刻在孩子的心中。
他堅信,女兒遇到的一切問題,都是因為沒有把他的理念貫徹到底。
出問題時,不是因為家長的觀念有誤,而是因為孩子“不夠努力”。
這種霸道教育毀掉了多少孩子的未來。
大喬不顧父親反對,強行和前夫離婚了,決心再不受父親影響。
但她還是拒絕了我一起做直播的提議,依舊不敢去找陷害她的心機女麻煩,依舊不敢去尋找一下有沒有更適合自己的單位。
有人喜歡她,她也有好感。可她害怕男孩知道她離過婚,于是把他推開了。
對于改變自身現(xiàn)狀這件事,她充滿猶豫。她要么缺乏某種條件,即便在我看來這個條件并不是決定因素;她要么覺得自己沒準備好,需要一點時間。
在我的經(jīng)驗里,那些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去做某些事的人。他們永遠也開展不起這項工作,因為他們永遠都“沒準備好”。
她要么恐懼,某件事做了一定會失敗。
馬良在坦白說里有這么一句話:
“所有你們不相信的事情我都要一一地去做一遍,親自體驗一下不可理喻的成功,或早已注定的失敗。”
即便一個事注定失敗,也是可以去嘗試下的。
因為注定失敗,所以值得一搏。只有博了一次注定失敗,你才能擁有徹底勝利所必須的耐性。
實際上,大喬依舊沒有脫離父親的影響。被原生家庭所扭曲的努力式教育,早已經(jīng)潛移默化地讓她變成了套中人,沉重的腳鏈早已讓她邁不開改變命運的步伐。
中國式家長在生活中充滿了粗暴的生活邏輯,即便這些邏輯早就經(jīng)不起真實世界的驗證。
心理學研究者都明白,沒有哪種社會現(xiàn)象只被單一因素影響,在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影響結(jié)果的變量也可能大不相同。
但在父母眼里,影響成功的因素是唯一的。
“只要你考上大學就成龍成鳳了!”
“只要你考上事業(yè)單位,有了五險一金,你的未來就一片坦蕩。”
“只要你有了錢,何愁找不到對象!”
“只要你變得有出息,所有人都會喜歡你,過去欺負你的人,會全部向你認錯。”
這種絕對化觀念,會有一個什么樣的惡果。
當孩子們在付出了許多心血去完成一件事時,但結(jié)果不盡如人意時,父母不會肯定你的能力和付出,只會片面強調(diào)你的努力還不夠。
這時你會責怪上天不公,抱怨運氣不佳。
他們會立即給你扣上“負能量”的帽子,告訴你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他們會說:“那個誰誰不也和你一樣,他這么就能成功呢?”
之后,你開始責備自己,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覺得自己不夠努力。
“努力”的程度,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被放得很大。
似乎當你要做一件事時,想要有好的結(jié)果,就必須得天時地利人和全部滿足,賭上你所有的時間和注意力,屏蔽一切外界干擾,燃盡靈魂的全部激情,才可能會成功。
但人在生活中,顯然是做不到這點的。
于是,你在這個世界便永遠的“沒準備好”了。
你的自我意識永遠的困在一個叫“不完美”的封印里,就像一個劍客,就算你覺得自己武功蓋世,可你永遠都處于裝備不齊全的狀態(tài)。
所以你找到了退縮的借口,你永遠不會上陣殺敵,自然也不會贏得這個世界的獎勵。
只強調(diào)努力,不強調(diào)戰(zhàn)術(shù);只鼓勵付出,不教授技巧;只煽動焦慮,不認識真相。
用戰(zhàn)術(shù)上的努力,來掩蓋戰(zhàn)略上的失敗。中國家庭式“雞血”教育,最大的弊端就在此。
畢竟中國的基礎(chǔ)教育,只強調(diào)分數(shù)至上,從來不鼓勵多樣化的。
家長們很難明白一點。
人的成功,不是靠一招定輸贏的,不是靠自我感動式的努力來克服一切困難的。
你得學會在條件充滿制約的情況下,利用手頭有限的資源,去盡可能多做一些不一定有結(jié)果,但卻能改變你命運的事。
莉歌是一位在高??蒲刑幑ぷ鞯睦蠋煛?br />
她每天幫各種老教授報賬,沒得到多少感謝,萬一時間用得長了,教授還覺得她怠慢了他們。
她還指導某些對科研一竅不通的高校官員,為了幫助他們混個教授頭銜盡心盡力,哪怕人家連個文獻綜述都不會寫。
這么努力,這么會搞好人際關(guān)系的她。
結(jié)果部門推薦后備干部,她落選了。
家里的孩子還等著她掙奶粉錢,遠在外地工作的丈夫把一切家庭責任都丟給她。她在事業(yè)和家庭兩頭疲憊不堪。
她不怨不悔地努力著,相信著改變命運就得這樣自我犧牲。
有一天,我忍不住告訴她。
她要做的,不是自我感動的低效能努力。
她應(yīng)該敷衍那些找上門來消耗她的同事,因為他們不會感恩;她應(yīng)該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申報自己的科研項目上。
我知道申報項目很拼關(guān)系,低職稱的人能難中標,不是名牌大學拿不到項目等等明的或者潛的規(guī)則。
但你一定要多試試,也不用在意自己沒報上。
不斷寫文,在忙碌的工作中安排好寫作和看書的時間,不在意閱讀量和粉絲,然后有一天文章就爆了,這就是我成為暢銷書作家的秘訣。
對于未知的領(lǐng)域,先學會做,才會有經(jīng)驗,才能真正準備好下一次挑戰(zhàn)。
生活是很有意思的,有時候花了大心思,依舊然并卵。無心一抬手,卻結(jié)出寶貴果實。提升了巨大的實力,但成功的概率也許就多了那么一點點。
這就是生活的真相,明知這個真相,還是堅定努力的人,這就是生活的勇者。
請教會孩子,他要在做中學,而不是學好了,才去做。
真正的努力是平和的,在你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之前,先學會做一個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