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攣性斜頸在人群中雖然是一種發(fā)病率較低的疾病,但是一旦發(fā)作起來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傳統(tǒng)中西醫(yī)治療起來也是困難重重。那么痙攣性斜頸都有哪些特點呢?
1、痙攣性斜頸的概念
痙攣性斜頸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異常沖動引起頸部肌群陣發(fā)性不自主收縮,使頭頸向一側扭轉或痙攣性傾斜。
2、痙攣性斜頸的病因
多數由位于腦深部的核團-基底結變性引起。這些病人可以有腦炎、出生時窒息、黃疸等病史。這些在CT或磁共振檢查時會有一些異常表現。也有部分病人沒有任何影象檢查上的改變。少數病人可為癔癥發(fā)作或周圍局部刺激(頸椎損傷或炎癥)引起。
3、痙攣性斜頸的臨床表現
痙攣性斜頸的各種異常姿勢是由于頸部對應部位肌肉的異常收縮引起的。以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及頭夾肌的收縮最易出現癥狀。一側胸鎖乳突肌收縮時頭向對側旋轉,兩側胸鎖乳突肌同時收縮則頭向前屈曲,兩側頭夾肌及斜方肌同時收縮則頭向后部過伸。痙攣嚴重時患側肌肉可以發(fā)生肥大。
痙攣性斜頸的分型臨床上根據肌肉受累范圍可以分為四型:
(1)旋轉型:頭沿身體縱軸向一側作痙攣性旋轉。
(2)后仰型:頭向背部后仰,面朝天。
(3)前屈型:頭向前屈,下頜抵在胸前。
(4)側屈型:頭偏離縱軸向左或向右,耳朵靠近肩部,常伴有同側聳肩。
有報道采取選擇性頸肌切除及副神經切斷術式治療痙攣性斜頸成功率高。頸椎的退行性改變可以成為痙攣性斜頸發(fā)病激活因素。治愈頸椎病去掉頸部的異常刺激有時可達到治愈痙攣性斜頸的目的。傳統(tǒng)療法,無論什么方法,效果均不是很理想。西安甘露藏醫(yī)學治療痙攣性斜頸康復患者不計其數,用事實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