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在操作性條件作用中行為的后果,諸如獎勵和懲罰,會影響行為再次發(fā)生的可能性。
操作性條件作用之所以重要,至少有兩大原因,首先,操作性條件作用所能說明的行為遠比經典作用多,其次,它能解釋自愿行為,而不只是反射性行為。
斯金納的激進行為主義。
桑代克所做的實驗中,饑餓的動物不斷試錯,尋找問題解決方案以獲得實物獎勵。漸漸的動物的錯誤反應被消除,而有效反應則被印在心里,桑代克稱之為效果律。其內容是動物的行為引發(fā)積極或消極的后果,而這些后果決定了動物是否重復先前的行為。
強化的力量。人們在平時閑聊時經常提到獎勵,斯金納稱其為強化物,因為這個術語聽起來夠客觀。斯金納將強化物定義為任何跟隨并加強反應的刺激。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食物、金錢和性都能起到強化物的作用,關心、贊揚和微笑也能起到類似的作用。這些都是正強化。正強化是出現(xiàn)在反應后能夠增加相關行為再次發(fā)生可能性的刺激。
通過消除令人不快或厭惡的刺激來達到強化的作用,心理學家稱之為負強化,這里的負類似于數(shù)學中的減,正類似于數(shù)學中的加。
連續(xù)強化與間歇強化。
連續(xù)強化,對每次正確反應用于獎勵,會讓被強化對象很快明白什么樣的反應是受到鼓勵的,此外,連續(xù)強化對于塑造復雜的新行為非常有用。我們可以說連續(xù)強化是塑造新行為的最佳策略。
不過連續(xù)強化的確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只要有一次正確反映,沒有得到獎勵,學習者就很容易以為自己的反應不正確,一致性是該方法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令人高興的是,一旦目標行為已經形成,有效強化所需的模式就會發(fā)生了變化,這時我們就可以使用間歇強化。
對部分而非全部正確行為進行獎勵不太頻繁的獎勵,無論是對動物還是對人。間歇強化是維持以習得行為的最有效方法,在實踐過程中,社會強化和獎勵的混合使用,能使強化方式向間接強化過度,變得更容易。
間歇強化的一大優(yōu)點是,它能有效阻止消退過程的發(fā)生。
強化程序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叫做比率強化程序,另一種叫做間隔強化程序。
比率強化程序。根據(jù)正確反映發(fā)生次數(shù)進行獎勵的程序就是比率強化程序,心理學家又將這種程序分為兩類:固定比率強化程序和變動比率強化程序。
固定比率強化程序,多見于工業(yè)企業(yè)。工人根據(jù)完成產品的數(shù)量獲得相應回報,也就是大家平日里所說的多勞多得,零售業(yè)也使用這種強化程序。
變動比例強化程序不太具有可預測性。電話銷售員的工作便屬于這種方式,在實現(xiàn)下一次銷售前,他們永遠不知道還要打多少電話,實現(xiàn)銷售就是他們的強化物。
變動比例強化程序通常會比其他強化程序產生更多的反應。
間隔強化程序時間是間隔強化程序的本質。心理學家把間隔強化程序也分成兩類固定間隔強化程序和變動間隔強化程序。
職場中通常采用的是固定間隔強化程序,強化物可能是定期發(fā)放的工資或每月員工會議上老板給予的獎勵,每周對學生進行的檢測,也屬于固定間隔強化程序,在所有這類情況中,時間間隔沒有改變。因此兩次獎勵之間的時間是恒定的,固定間隔強化程序通常會導致較低的反應頻率。
在所有的強化方式中,變動間隔強化程序可能是最不可預測的,在變動價格強化程序中,獎勵和懲罰之間的時間間隔是變化的,由此產生的反應頻率會很高。
比率強化程序中你控制著獎勵的頻率,因為你工作的越快或達到獲得獎勵所需的工作量的時間就會越短,在間隔強化程序中,無論你工作的速度是快還是慢,你都無法讓時間更快的消逝,在一定量的時間過去之前,你無論如何都得不到獎勵。變動間隔強化程序應用在課堂中的例子是突擊檢測。
初級強化物和次級強化物。
滿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刺激能夠提供強化,稱為初級強化物。
金錢或考試分數(shù)的提供了另一種強化需要通過與初級強化物聯(lián)系起來才能發(fā)揮強化作用,因此他們就成為了操作性反應的條件強化物或次級強化物。表揚贊許的微笑,商家使用的回饋卡以及社會各種,嗯,地位的象征,都屬于這里的強化物。
零錢罐與代幣制。
本能漂移。訓練很好的豬,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又會恢復他們的本能行為,這就叫做本能漂移。用來描述這種妨礙習得性行為的天生反應傾向。
精神病院通過建立起所謂的代幣制,發(fā)掘出瞧見強化物的力量,以此來鼓勵健康良好的行為。在代幣制中工作人員用塑料代幣強化洗漱,梳理、或服藥的行為,病人很快學到他們可以用代幣換取自己非常想要的獎勵和特權。
普雷馬克原理。
參與喜歡的活動的機會可以被用來強化不太喜歡的行為,心理學家稱之為普雷馬克原理。新父母可以用普里馬克原理,讓孩子收拾床或洗碗碟,比如孩子完成這些任務后,父母才允許他們和朋友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