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打孩子的時候什么感覺?有沒有很爽的感覺?當然該打還是要打,不打你受不了,但在打之前先說:我要爽一把!
2、媽媽(爸爸)在指責孩子的時候,有防御自己不是好媽媽(好爸爸)的成分,因為“我如果是個好媽媽(好爸爸),孩子應該很聽話,他應該有成就”。孩子不聽話沒有成就,會影響一個媽媽做媽媽(爸爸做爸爸)的完整感,所以他要通過控制孩子,讓孩子為自己爭得榮譽,而這部分是孩子會拒絕的。
3、我們打孩子是讓孩子獲得這樣一個認同:認同暴力,就是說你不聽話我就打你,這樣父母就主動把孩子制造成一個向強權(quán)暴力屈服的人??稍谒院笄鼜膹姍?quán)暴力的時候,父母會說“你是一個懦弱的人”,于是有了沖突:在家里把他教育成一個懦弱的人,不敢對抗強權(quán);在社會上希望他不是個懦弱被欺負的人,其結(jié)果必然是事與愿違。
4、來訪者爸爸媽媽以前也打自己,現(xiàn)在自己又打孩子,這是認同,但不僅僅是認同暴力這個淺層的級別,它實際上認同的是更深層級別的東西,就是父母跟孩子的亂倫。
打孩子是在做SM級別的性關(guān)系——我打你,我們兩個有高濃度的身體接觸,孩子會覺得你擁有對他的身體的全部的權(quán)利。
孩子在被父母打的時候,除了疼痛,還有性快感(被隔離和壓抑的),這種性興奮會讓他成癮。所以,與其說孩子是被動挨打,不如說是他自我尋求懲罰,對懲罰成癮了,故意做錯事、跟你頂嘴,你上了孩子的當才打了他。
這樣孩子會養(yǎng)成一種習慣,叫對懲罰成癮,他會試探所有受懲罰的邊界——學校規(guī)矩、社會、法律的。孩子的自我功能需要父母親通過暴力補充的時候,這個補充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
5、跟愛人的性關(guān)系不太完美、跟愛人沒法出氣的時候,通過打孩子出氣,這時候是把孩子當老公或老婆了,這就是亂倫,就是孩子使用說明書沒有看,孩子不是這樣用的。
亂倫不光指性,還包括父母跟孩子關(guān)系的倒置。媽媽率先對孩子動武,就是媽媽退行到孩子狀態(tài),孩子成了爸爸。越是使用低分化的方式,說明一個人的年齡越?。òl(fā)展水平越低)。
這些東西傳給孩子,孩子太小是接不住的,他就會通過亂來表達內(nèi)心的沖突——你投射過來的東西讓我亂了,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那我就亂給你看看。
6、打孩子是使用更加低智力的行為,實際反應了父母對孩子吝嗇——我都不屑于動腦筋跟你打交道:要么我不愛你——愛不夠;要么我智力不夠,所以我先把你打一頓再說。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仇恨的變形。
7、小孩在學校做了那么多錯事沒有羞恥感,這是認同,因為爸爸媽媽打孩子沒有羞恥感。爸爸媽媽打孩子是亂倫都沒有羞恥感,所以他在學校里受一點懲罰不會有羞恥感,這才是真正的認同。
8、以錯誤的方式,對待錯誤。對孩子使用暴力--內(nèi)疚--對孩子過分好(補償性的),內(nèi)疚后的補償也是為了父母自己。父母親補償孩子,孩子可能并不需要,最怕充滿內(nèi)疚的媽媽對孩子做的事情——那真可以是喪心病狂的程度。因為在彌補內(nèi)疚的時候,不會內(nèi)疚。在彌補內(nèi)疚的時候?qū)⒆拥膫ψ畲?,比當年打他的傷害可能還要大。
9、打孩子要下得了手,必須用以下防御:
?。?)情感隔離:讓自己感受不到打孩子的快感,否則會內(nèi)疚。
(2)我需要在打你的時候,感覺不到你的痛——自我意識縮窄——共情阻斷,父母沒有能力把自己的共情延伸到孩子身上。
?。?)認同一種價值觀:拳頭是最厲害的武器——向暴力認同,向施虐者認同。
?。?)投射性懲罰:自己犯錯誤后,自我攻擊變成了攻擊孩子,這也是分化不好的關(guān)系。
10、父母不允許孩子娛樂,實際上是不允許孩子可以有沒有自己幫忙的快樂,就是你的快樂完全由我操控,潛意識里面等于亂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