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癥狀性腦梗死別名:靜止性腦梗死
(一)治療
從治療或預防再發(fā)的角度來看,無癥狀腦梗死與癥狀性腦梗死同樣重要。應該把無癥狀腦梗死當作腦梗死的早期診斷來對待。此時的治療是腦梗死開始治療的最佳時期。所以對于無癥狀腦梗死應引起高度重視。
1.一般措施 治療也應以綜合治療及個體化治療為原則,針對不同病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積極改善和恢復缺血區(qū)的血液供應,促進微循環(huán),阻斷和終止腦梗死的病理進程,加強護理注意消除致病因素,預防再發(fā)。
(1)一般治療:注意休息,注意水、電解質的平衡,飲食要以低脂肪、低熱量、低鹽飲食為主,并要有足夠優(yōu)質的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及微量元素。飲食過飽不利于健康。注意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最好讓患者了解病情,以便配合治療。
(2)腦水腫的治療:如果有腦水腫,則應合理應用甘露醇脫水降顱壓治療,甘露醇不僅有降顱壓的作用,而且還有較強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依病情可選用20%的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靜注?;?0%的甘果糖(甘油果糖)250~500ml緩慢靜點,也可用利尿性脫水劑如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鈉)間斷肌內或靜脈注射,或地塞米松抗腦水腫治療。
2.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 對于有頸或顱內動脈狹窄的患者,可以借助于具有高清晰、高分辨力的數(shù)字減縮造影機,在電視導向下通過導管進行治療。
3.急性期血壓的調控 無癥狀性腦梗死多有高血壓病史。注意血壓的調控,若血壓在24/12.66kPa(180/95mmHg)以下,可不必干預,超過這一范圍,則需采用抗高血壓藥治療,并最好在嚴密監(jiān)測血壓下實施。
(1)降壓宜緩慢:由于老年患者多見,腦血管自動調節(jié)功能差,對于血壓的急驟變化難以適應,需緩慢使其血壓降至合理水平。有研究表明,急速大幅度的降壓必然產(chǎn)生腦缺血損害的后果。第1個24h使平均血壓降低10%~20%為宜。
(2)降壓要個體化:參考患者平時血壓水平及原有藥物反應情況選擇藥物。一般可將患者血壓逐漸調控正常。
(3)維持降壓效果的平穩(wěn):使血壓在24h內維持穩(wěn)定,盡量避免血壓波動。
(4)注意靶器官的保護:在降壓治療中,靶器官的保護性治療尤其重要,重點是心、腦、腎等器官。它們的功能好壞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
4.鈣通道拮抗藥 由于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病灶內神經(jīng)細胞處于鈣超載狀態(tài),應用鈣通道拮抗藥不僅能減輕超載狀態(tài),防止細胞死亡,而且可以減輕腦血管平滑肌的痙攣,改善腦微循環(huán),增加腦血流供應。可用尼莫地平20~40mg, 3次/d;桂利嗪(腦益嗪)25mg,3次/d口服。
5.腦代謝賦活劑 可選擇應用:腦蛋白水解物(腦活素)、胞磷膽堿(胞二磷膽堿)、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輔酶A等。
6.高壓氧治療 高壓氧能夠:①提高氧分壓,增加氧從毛細血管向細胞的彌散能力。②收縮正常腦血管,增加了病變部位腦血流灌注。③腦組織有氧代謝增強,無氧代謝減少,能量產(chǎn)生增多,加速酸性代謝物的清除,為神經(jīng)組織的再生、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提供物質基礎。
(二)預后
無癥狀腦梗死一般預后良好。但由于其既可單獨存在,又有以后發(fā)生癥狀性腦梗死的可能。故患者的預后與原發(fā)病以及繼發(fā)癥狀性腦梗死的預后相關。
腦梗死比腦出血的病死率低而致殘率高。隨年齡增長病死率明顯上升,平均病死率為25%左右(10%~47%)。常見死因是腦疝、多臟器衰竭、繼發(fā)感染及心肺功能不全。幸存者中病殘率亦較高,大約20%的幸存者在1~2年內再次復發(fā)。
無癥狀性腦梗死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無癥狀性腦梗死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
無癥狀性腦梗死找醫(yī)生
更多 >無癥狀性腦梗死找醫(yī)院
更多 >- 醫(yī)院地區(qū)等級
-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西城區(qū) 三級甲等
-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 芙蓉區(qū) 三級甲等
- 濰坊市人民醫(yī)院 奎文區(qū) 三級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