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性腦病
①在已確診腎功能衰竭的基礎上;②如發(fā)現疲倦、無力、少動;③血內氮質增高和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可作診斷依據。
中醫(yī)的辯證論治:常見證及其辨證要點
本病臨床表現多樣,根據氣血陰陽虧損的不同,及表實的有無,臨床可分為下列2型。
1.濁毒侵及三焦
(1)濁毒侵犯上焦:濁毒壅肺者,癥見咳嗽氣急,痰聲漉漉,呼吸低微,或呼吸深慢,四肢厥冷,汗出不止,表情淡漠、意識蒙朧,舌質淡,苔膩,脈滑,相當于輕型。邪陷心包者,癥見神志昏迷不醒,或煩躁不安,譫語,舌強不語,舌紅苔黃,脈細數或結代。或心悸,胸悶,氣急不能平臥,形寒肢冷,汗出不語,昏迷,或驚厥,尿閉,脈微細欲絕,或沉伏。相當于重型。
(2)濁毒侵犯中焦:濁毒困脾者,癥見嘔吐頻作,納呆腹脹,面色無華,神疲乏力,四肢困重,大便溏,尿少水腫,口黏而甜,舌質淡或淡胖,苔厚膩,脈沉細或濡細。濁毒犯胃者,癥見惡心,干嘔或嘔吐頻作,納呆,腹脹。若從熱化,則見便結不通,舌苔黃膩或干糙,脈細數或弦數。若從寒化,則見大便溏薄,便次多,舌淡胖,苔薄白,脈濡細。相當于輕型。
(3)濁毒侵犯下焦:肝風內動者,癥見尿少,水腫,泛惡嘔吐,皮膚瘙癢,手指顫動,頭痛,煩躁不安,甚至神昏抽搐或狂躁,舌抖或蜷縮,舌干光紅或黃燥無津,脈細弦數。命門耗竭者,癥見少尿或無尿,全身浮腫,汗出心悸,氣急不續(xù),面色觥白,四肢厥冷,口有尿味而咸,舌質淡白如玉,苔黑或灰,脈沉細欲絕。相當于重型。
2.脾腎陽虛
(1)脾陽虛:癥見乏力納呆食少,腹脹便溏,形寒肢冷,惡心嘔吐,尿少,舌淡苔白,滑脈濡細等。相當于輕型。
(2)腎陽虛衰:癥見面色咣白或晦滯,怯寒神疲,腰酸肢冷,膝軟,足根疼痛,浮腫腰以下為重,甚至全身浮腫,惡心嘔吐,尿少或無尿,或小便清長,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遲等。相當于輕型。
腎性腦病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腎性腦病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