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毒痢別名:疫痢
濕熱疫毒之邪多形成于夏秋季節(jié),加之其時氣候炎熱,人們喜嗜生冷,尤易導致邪從口人,蘊結胃腸,逆亂氣機,燔灼氣血而病。病變主要在氣分胃腸,可內陷心營,甚者可致內閉外脫。濕熱疫毒之邪壅滯腸道,燔灼氣血,為疫痢的主要病機。疫毒之性猖獗,傷人最速,故發(fā)病急驟,熱毒鴟張,氣血瘀滯,故腹痛劇烈,里急后重;熱毒燔灼,耗傷氣血,互為搏結,化為膿血下利,或暴注下迫;熱盛陽明,灼傷津液,則壯熱口渴;熱擾于上,攻及脾胃,故頭痛煩躁,腹?jié)M不食,嘔吐惡心;舌紅、苔膩,脈滑疾,為熱毒熾盛之征象。若疫毒蒙蔽神明,引動肝風,則見神昏驚厥;若熱毒鴟張,郁結腸腑,氣機逆亂,可見暴利致脫。疫毒痢病總的治療原則以清熱解毒、行氣和血為主。結合不同證候表現,可分別兼以除積導滯,或涼血平肝,或救逆固脫等。
疫毒痢找問答
暫無相關問答!
疫毒痢找藥品
暫無相關藥品!
用藥指南
暫無相關用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