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遺尿癥管理國際共識
摘要:該指南通過概述基本評估及補充評估內容、初始治療方案和轉診指征,為臨床提供兒童遺尿癥的管理依據,其主要內容如下:
截至目前最新的兒童遺尿癥管理國際共識于2012年發(fā)布,由美國
兒科學會(AAP)、歐洲小兒
泌尿外科學會(ESPU)、歐洲兒科腎病學會(ESPN)和國際小兒控尿學會(ICCS)審查及認可。該共識是對2010年ICCS發(fā)布的“單癥狀性遺尿癥評估及治療”標準文件的補充,相關內容于2012年6月發(fā)表在《歐洲兒科學雜志》(EurJPediatr)上。
該指南通過概述基本評估及補充評估內容、初始治療方案和轉診指征,為臨床提供兒童遺尿癥的管理依據,其主要內容如下:
遺尿癥管理
與普通醫(yī)師相比,??漆t(yī)師有更多時間去實施完善的診斷評估,從而使患兒轉歸較好,但是由于時間和預算限制會影響患兒對治療方案的依從性,因此,提出2個層次的評估供臨床醫(yī)師選擇。方案內容如下:
方案1基本評估,僅包括診斷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在1次就診期間完成,并確定治療方案或將患兒轉診至會診醫(yī)師處或??浦行?。
方案2補充評估,在方案1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評估,給予治療或轉診前,初次會診及再次就診時需實施該方案。此做法有利于提高一線治療的成功率。
基本評估過程
病史采集(方案1和方案2)
病史采集是方案1和方案2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臨床管理方案(CMT)中有關評估的內容見表1,其中還包含對一些評估問題的注釋以及需給予轉診的檢查結果,這有助于病史采集。重要方面被列出更多細節(jié),以便于必要時獲得更多信息。雖然設計初衷是由醫(yī)師完成CMT中的評估內容,但是可以將其改編成由患兒和(或)其家長完成的“自我評估”測試單,這樣可以減少就診時間。
體格檢查
實施一個簡短、全面的體格檢查,目的是確診罕見的解剖學異常(
包莖和陰唇粘連)或神經源性病因(
脊髓功能障礙)。相關檢查項目見表2。此處不適合進行尿動力學分析、X線攝影檢查和膀胱鏡檢查,如果所收集的資料提示需進行此類檢查,則可將患兒轉診至專科中心。
非單癥狀性遺尿癥(NMNE)患兒
共識認為,當伴有膀胱功能障礙,并且去氨加壓素和報警器療法效果差時,需要在遺尿癥發(fā)作前治療白天癥狀。必須將此類患兒轉診至專科中心。有上述癥狀的患兒情況復雜,其管理存在爭議,除此指南外幾乎無基于證據的醫(yī)療指南存在。此外,可能有治療抵抗,許多推薦的治療方案需要使用的
藥物并非以NMNE為適應證。
便秘患兒
遺尿癥(尤其NMNE)頻發(fā)往往導致便秘。在管理遺尿癥前應確診且治療便秘。診斷便秘的羅馬Ⅲ標準(需符合至少2項下列標準,且存在時間≥2個月):
?、倜恐芘疟?le;2次;
?、诿恐艽蟊闶Ы?ge;1次;
?、坶L期保持固定姿勢或過度避免排便;
?、芨雇春团疟憷щy史;
?、葜蹦c內存在大糞塊;
⑥排出的大塊糞便曾堵塞廁所管道;
此外需排除腸易激綜合征。
其他并發(fā)癥
應詢問飲食習慣。建議(無實證證據)避免晚上攝入過多液體,確保白天攝入足夠液體,晚上避免高蛋白或高鹽飲食(可致溶質性利尿),睡前應排尿。
疾病宣教
應該將遺尿癥病情告知患兒及其家長,并告知:①遺尿癥是一種常見問題,無需感到尷尬;②同伴群體也可能受到遺尿癥影響;③存在有效治療遺尿癥的方案。鼓勵開誠布公的討論,為患兒和家長提供宣教資料,可以使全家參與到治療過程中。
方案2補充評估
患兒回憶的信息不是總與實際排尿情況相符。理想情況是,在第2次就診前,對于無明顯NMNE癥狀的患兒,應由家長記錄并完成“膀胱日記”,以提供膀胱容量、夜間尿液生成量的重要信息;這有助于區(qū)分MNE和NMNE。
關于“日記”的建議:
①“白天日記”用來記錄白天漏尿情況和液體攝入量,以評估兒童膀胱容量。為求精確,最大排尿量(MVV)檢測(早晨第1次排尿除外)至少需要3~4d;周末或假期為檢測MVV的理想時間。液體攝入量和治療的相關性尚未明確,記錄該數值,以備最大可用性。
②需要完成連續(xù)7d的“尿床日記”,以評估夜間多尿(NP)的存在。早晨第1次排尿量應與尿布重量差異相加,以計算夜間尿液生成量。對于有夜尿的患兒,應記錄夜間排尿量。NP僅在濕夜(尿床或尿濕尿布)可能發(fā)生。
排便狀況應被記錄,以提供有關便秘的其他信息。
為收集和測量尿量,家庭應使用以20mL為刻度的容器;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使用尿布和拉拉褲,以稱重方式進行測量。應該向患兒及家長解釋,同時完成2種“日記”對于查明病因和成功治療的重要性。
遺尿癥治療方案
單癥狀性遺尿癥
普通兒科醫(yī)師可以有效治療MNE。有2種一線治療方案可供選擇,去氨加壓素療法和報警器療法(圖1),根據家長意愿及偏好進行初始選擇。根據“日記”計算出的MVV及夜間總排尿量(表3)明確MNE亞型(共4種亞型)。根據兒童性格和家長意愿,可以進一步調整治療。